《蘋果》為何讓廣電總局難以下嚥?

標籤:

【大紀元3月27日訊】由范冰冰主演的《蘋果》日前遭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副局長張宏森「炮轟」,他炮轟的理由是:《蘋果》在劇情描述中失實,對時代有侮辱性,就連德國方面的評審專家也看不下去!《蘋果》就是想利用少數西方人對中國的偏見拿獎,可他們沒想到,連西方人都瞭解中國並沒有電影中表現的那樣不堪!」所以,他說: 「《蘋果》在57屆柏林電影節拿不到獎是必然的。」炮轟之後的《蘋果》目前正遭受被廣電總局處理的命運。

顯然,《蘋果》從柏林「空手而歸」到被「炮轟」到被「懲罰」,這禍不單行的命運主要源自影片的劇情。究竟是什麼樣的劇情惹了廣電總局的不滿,以致於大動肝火,一定要置之死地而快意?且看劇情簡介:該影片講述了一對到北京打工的民工夫妻,女的被老闆強姦了,男的就利用時機向老闆索要2萬元;就在雙方為錢爭執不下的時候,女的懷孕了,男的更因此加碼:孩子加強姦,總共12萬元。藉此表現北京淘金夢的生存幻象。單看這個情節,也沒有什麼啊!講的無非就是民工進城打工,在經濟發展快的城市心理上失去平衡,從而發生心理錯位的故事,至於說到「強姦」「懷孕」「敲詐勒索」等事,這在中國不是天天都發生麼?這也是現實啊。在任何一個網站的新聞頻道上任意一搜,這些字眼就能搜出一籮筐,怎麼寫進影片放給外國人看就成了「侮辱時代」「侮辱中國人」了?實在是令人費解。

影片作為藝術,講究一點細節的真實,反映一下社會現實,錯了?我看不是導演和製作人錯了,而是這個評論人錯了,為了國人的尊嚴,不惜歪曲事實。沒想到張副局長會和我犯同樣的錯誤,趙本山在美國忽悠了人,美國公眾要將他辦上法庭,我明明知道這是因為國內法律的不健全不完善而造成的結果,可我還是昧著良心說趙本山沒有錯,錯的是美國的民眾在小題大作,我對他處處維護,只因為他是中國人。可自我那文章登出來之後,我一直忐忑不安,感覺自己像一個包庇犯。就像我的一個親人殺了人,我硬說他沒有殺人,因為他是我的親人。因此對張副局長的說法,我能表示深刻理解並有一絲感動,不想讓外國人看到我們皮膚上的「傷疤」和內心的「傷痛」,不惜歪曲了事實來體現「愛國」,這是需要一點勇氣的。但「傷疤」「傷痛」不去醫治,只在這裡「維護」,傷口會好麼?北京,是祖國的首都,是首都,就不應該有「嫖客」有「妓女」更不能有「強姦」,就是有,也不能寫進電影讓外國人看,看了,這就叫侮辱了時代,侮辱了中國人。對張副局長的思維邏輯我實在不敢苟同。

張副局長對《蘋果》重言炮轟,理由概括起來無非有這樣幾點:1、《蘋果》劇情涉及到「不體面」的細節讓中國人在外國丟了臉;《蘋果》在柏林節沒有得到獎項,空手而歸,讓廣電總局丟了人;張副局長家籍山東淄博,現在北京,早幾年也是一個外來北京的民工,影片對自己的早年生活可能有所映射而有所顧忌。當然,以上的理由只是我個人的揣測,因為我實在想不出,一部真實反映社會現實的影片為何讓張副局長大為惱火的理由了。我只能說,《蘋果》的命運是不幸的,它如果能在電影節上捧回一個獎項,那廣電總局也許會是另一種說法了,《黃金甲》集體露乳卻沒有遭到炮轟,我倒覺得有些不正常了。

也許能得獎的影片並不是我們大眾真正想要看到的,而我們真正想要看到的影片因為某種原因而被涮掉了,這在電影界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駝走大漠,虎嘯深山,那是動物在適合它生存的自然界發揮了生命的極致。電影的極致在哪裏?如果沒有一個寬鬆的發展環境,如果總拿政治的眼光來評判它的話,我想,在電影節我們還拿什麼來向世人炫耀呢!(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電影《蘋果》柏林影展上映完整版
柏林影展映《蘋果》完整版 導演恐被罰
組圖:范冰冰東方不亮西方亮 3套禮服令人驚豔
影評:《蘋果》在北京的落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