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26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帕克2007年3月26日華盛頓報導)近年來,好萊塢明星紛紛投入慈善活動。但是,有很多人對這些大明星的動機持懷疑態度。他們究竟是為了自我宣傳炒作,還是真的關心慈善事業呢?
博諾(Bono)是著名樂隊U2的主唱,他們的搖滾樂令無數歌迷為之瘋狂。好萊塢明星安吉利娜.朱利(Angelina Jolie)主演“史密斯夫婦”,飾演職業殺手,美艷造型令人傾倒。
像博諾和安吉利娜.朱利這樣的大明星雖然在公眾眼裡總是星光閃耀,不過他們的生活也有質樸的一面,把圍繞他們的聚光燈轉而照向那些需要幫助的弱勢群體。
長期以來,明星一直在扮演著演藝人員和活動人士的雙重角色。著名影星奧黛麗.赫本是最早參與慈善事業的名人之一。然而,到了今天,幾乎每一位明星都和某項慈善活動或組織有關。
*明星被批炒作*
但是有人批評明星做慈善有很多善良之心以外的動機,說他們更關心的是利用慈善活動來包裝形象、自我炒作和提升人氣。
很多批評人士甚至說,參與慈善活動的明星是偽君子–他們到非洲看望愛滋病人,而回國後卻依然過著奢侈放縱的生活。
影星唐.奇德爾說,這恰好說明他們需要參與慈善活動。
*聯合國親善大使*
批評人士更擔憂的是,這些明星並不瞭解他們所參與的慈善事業的目的。
聯合國特別喜歡尋求名人的幫助。聯合國長期以來的親善大使項目就是專門利用名人效應來吸引公眾的注意力。其中最著名的一位親善大使就是安吉利娜.朱利。聯合國難民署的發言人提姆.歐文表示,和一些批評人士所說的相反,他所接觸的明星對問題有著深刻的瞭解。
歐文說:“他們知識淵博,親力親為。他們在執行親善大使的任務時常常自己支付所有的費用。”
*視慈善為己任*
很多明星將參與慈善視為己任。美國帥哥明星喬治.克魯尼說:“我要大聲疾呼:『你們這些人是怎麼了?那些窮苦的人就快要餓死病死了,我們難道就只坐在這裡空談嗎?』”
*調查:明星效應並不大*
根據傳播公司Cone所作的調查,明星的支持對公眾是否決定資助某項慈善事業和機構影響不大或根本沒有影響。
這項對一千名成年人所進行的調查發現,公眾是否支持某項慈善活動,對他們的影響力最小的是明星,影響最大的是他們的親友。
*回饋社會的責任*
不過,儘管對明星參與慈善活動存在負面看法,奧斯卡獎得主、影星妮可.基德曼並不會因此退卻。
她說:“嘲弄和挖苦總是會有的。不管別人說甚麼,一定要堅持做下去。因為如果你在生活中獲得了很多,就有責任回饋社會。”
*與政治人物結成統一戰線*
雖然明星參與慈善事業的動機受到一些懷疑,但有他們有機會與世界上最有權力的政治人物結成統一戰線,共商慈善大事。
搖滾樂明星博諾就曾與布什總統討論非洲的愛滋病蔓延。影星安吉利娜.朱利也有幸與賴斯國務卿探討難民問題。
雙方都有一種共識:明星參與資助慈善事業的實際效果,要比這種舉動所產生的宣傳效應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