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記者問答遭刪 專家:其處境艱難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3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辛菲採訪報導)中共國務院總理溫家寶3月16日與採訪人大的中外記者見面並回答記者提問。期間,法國世界報(Le Monde)提出有關趙紫陽的問題,溫家寶的回答不久即遭到新華社的刪除,大陸其它網站也陸續刪除了這個問答內容。

法國世界報記者所提的前半部份問題與溫家寶不久前在人民日報上發表的署名文章「關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歷史任務和我國對外政策的幾個問題」有關。之後該記者再度提問說:

「有關民主,我還有一個問題,最近香港出版了前總理、中共前總書記趙紫陽的一本書。趙在書中提到,中國如果實現現代化,要向東邊台灣那樣實行民主的政策。台灣也曾處在獨裁統治之下,現在實現了民主與多黨制,請問你對前總書記趙紫陽的話有何看法?」

溫家寶回答:你談到香港出版的書與我談過的這些觀點沒有任何聯繫,因為我也沒有讀過這本書。

這段話被刪除後,立即引起西方媒體的關注。美聯社3月16日評論說,在中國官方媒體中,極少公開提及中共前總書記、已故中共改革派領導人趙紫陽。「即使這次溫家寶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被動地提到了趙紫陽,官方文件的記錄竟也如此之短命—-新華社隨後刪除了法國記者的問題和溫家寶的回答—-所以在新華社的網站上,一切都像是未曾發生過」。

前山東大學教授孫文廣20日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雖然溫家寶在這個問題上並沒有說什麼,沒有為趙紫陽說好話,但是當局還是將其刪掉了,這足以說明中共對趙紫陽、六四的問題很敏感,說明中共當局對真相的恐懼及其政權的虛弱。

孫文廣分析,刪掉這斷問答很可能不是溫家寶的意思,很可能是江派勢力所為。現在中共高層兩派之間鬥爭很激烈,在這種尖銳的對立當中,趙紫陽、六四都是敏感的話題,江派勢力肯定想掩蓋。

《動向》雜誌總編張偉國對大紀元表示,溫家寶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採取的是一種被動的迴避態度,這說明他目前面臨的壓力很大,處境很艱難,否則,即便是迴避,他也可以表現得瀟灑一些。而這恰恰反襯這次兩會前後他高調樹立的「焦點人物」的形象和政治地位和與實際不符合。

張偉國表示,最新一期《動向》有文章描述溫家寶的處境時說:陳良宇下台後,胡錦濤把鬥爭矛盾頭指向黃菊、賈慶林,江澤民提出「倒賈黃得拿溫家寶作交換」的條件,隨著權力鬥爭的格局更為白刃化,溫就像一頭待祭的牲靈,朝不保夕,隨時可能變成權力鬥爭的祭品。

從2004年搞宏觀調控開始,溫家寶獨自處於權力鬥爭的風口浪尖。陳良宇曾率先向溫家寶發難,指責宏觀調控已傷害了江蘇、浙江等東部省市,特別影響了上海發展,並涉及全國,他警告溫家寶及其內閣,如果堅持推行宏觀調控,必須承擔由此引起的傷害經濟發展的「政治責任」。

《動向》文章還披露,曾慶紅與溫家寶的過節很深。曾從中辦時就屈居溫之下,進入常委仍在溫之下,這是曾最不甘心的。2004年7月的倒溫風暴想取而代之者也非曾莫屬。

張偉國認為,像溫家寶這樣精明幹練、清廉、立志做清官為民幹點實事、受老百姓歡迎的人,尚且沒有辦法講出自己的真心話,可見中共機制之邪惡。任何尚存良好願望的人都得被中共這部機器束縛住,被黨的利益和紀律制約住。溫家寶有點末世良臣的心態,明知江山不行,卻還不能做到馬上決裂。(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日媒體:溫家寶訪日行程縮短
溫家寶縮短訪日行程因內外壓力?
溫家寶談政改反腐 何清漣不看好
港評﹕中國基層選舉賄選嚴重癥結在民主滯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