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2日訊】(大紀元記者羅莎編譯報導)目前世界各地的油源正日趨枯竭,尤其是便宜的、位於先進國家的油藏大多已開採殆盡。雖然國際原油號稱仍可使用兩、三百年,但大多數的原油多屬於油砂或深海油田等非傳統用油,導致開採與煉製成本提高許多。金融時報最近即針對未來石油的開採將付出較大代價為題刋登一篇報導,該報導指出除了開採費用將較高昂外,亦將對環境造成較大威脅。
依據位於愛丁堡的Wood Mackenzie顧問公司所提出的一份報告指出,估算出全球約有36,000億桶非傳統用油蘊藏量,然其開採成本是較高的。因目前全球仍多仰賴於較易開發的來源,故迄今僅開採其中的8%;而其中只有15%是屬於重油及超重原油,其餘的部分則需面臨更多開採與煉製的挑戰。
Wood Mackenzie表示,在2020年後傳統用油是否能滿足需求的成長,尚不明朗,報告中也提到,如液態以及濃縮等天然氣產品也將成為未來的重要能源來源。
越來越依賴非傳統用油的趨勢,勢必對能源產業造成衝擊。歐洲的Royal Dutch Shell、Total,以及美國的ExxonMobil、Chevron等能源集團都已經在加拿大及委內瑞拉進行大量的投資。而包括中國等其他的能源集團則尚在評估在馬達加斯加開採重油的可行性。
產業銀行家Matthew Simmons對最重要的石油出產國沙烏地阿伯是否能夠持續擴增產量提出質疑,他在最近的演說中指出,目前尚無提煉大量重油的能力,而更糟糕的是,必須耗費大量珍貴的水及天然氣才能讓無法使用的油提煉成低劣品質的重油。他並比喻這個過程,就好像是將黃金變成鉛。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