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新一點舊的時尚

陸曉風

人氣 2
標籤:

  嶄新的一套衣服穿在身上,有時傳達的信息僅僅是——那不是你的。有一點新,有一點舊,配在一起才是自己的感覺。

  遲到是女人的特點、習慣、愛好、專利……隨便怎麼解釋,總之就是遲到。遲15分鐘,算是客氣的,社交界稱之「Fashionable Delay」。唯有面對潮流,女人尤其是喜歡搶先。新鮮出爐的大熱名牌時鮮貨,最好沒踏上runway,就率先穿上亮相,一季之後全部作廢,從頭玩過。比 「貴」還要比「新」才算高境界,哪管自己的身段、樣貌、年齡、品位與舉止,亦稱之「Sabotage」﹐意即無形中暴殄天物,破壞美感。

  大中華地區某歌后獲邀往巴黎觀賞05春夏展,還給予她特別的禮遇﹐讓她穿起當天天橋上發布的新裝。沒料到一坐下,裙底春光一覽無遺;參觀剛裝修完畢的旗艦店,挺胸拍照,結果胸部「突出重圍」;趕快換上一條新款裙子亮相,又被總設計發現絲帶綁錯了,尷尬地當著眾人面前重繫;坐下,再度裙底見光……短短半天內,上下3次失守。儀態欠佳,也是「新衣」之罪。

  新衣,從店裡買回尚未成為你衣櫃的一部分,頭一次穿等於是借來的衣服,要待你穿過幾次才發覺某些奧妙。新衣從頭到腳的那種未經染塵的嶄新太刻意,難免陌生中不自覺地流露一份小心翼翼,贏了新鮮,輸了自在。連新娘打扮都有something new something old(一點新一點舊)的習俗,何況是日常裝扮?

  如何把一件新衣變成自己的衣服,除了掏錢外還要學會用舊的去襯新的。經過時間的洗禮,潮流沉澱,仍然不離不棄的衣裳是鎮「櫃」之寶。新舊交融的默契,既能烘托新衣的摩登,又不會被一眼看穿。換季時,圍繞一些高質素的「closetbuilder」衣櫃基本元素做選擇,如:風衣、直長褲、樽領毛衣、西裝或軟皮外套、背心裙、白襯衫等,添幾樣新的潮流之選,維護個人風格,也能過渡到任何的季節和領域。

  Ralph Lauren每季天橋上的全新主題剪裁和顏色摩登大方,到了專賣店又能與基本的poloshirt、blueblazer、麻花毛衣相配成趣,所以品牌才永遠暢銷。

  這些年紅得發紫的Marc Jacobs是新舊交融的高手,什麼都像不經意地胡亂堆上,透著舊舊霉霉的retroglamour,化成灰都認識的匠心卻絲毫不留雕琢的痕跡是他的品牌受歡迎的原因。五顏六色到他手上都像在洗衣機裡混洗過:剛買來的不覺得簇新,穿了幾季也不顯老舊——很多人說不上來的喜歡,其實就是這份眼熟。

  每季系列一個「特定主題」是時裝界有fashionshow以來的不成文定律,比如Dior的「繽紛好萊塢」、Tom Ford的「蘇西黃」、Prada的「威尼斯假日」。但在一片重振老牌時裝屋的風潮下,新設計師們打破「主題」格局,著重樹立品牌的鮮明外貌。

  比如 AlberElbaz圍繞Lanvin的酒會小禮服;Nicolas Ghesquiere重塑Balenciaga流動式的宏觀造型;Olivier Theyskens筆下的Rochas情迷50年代的立體剪裁訂製手工。他們給每個系列逐季添入新的細節,陸續改良,而不是季季換主題玩突變。雖然少了震撼性的話題,但對於那些已被現代人淡忘的時裝屋來說,不失為打穩根基的明智之舉。

  換季,不需要把舊衣集體打入冷宮。尤其近年的時尚大氣候季節混亂:冬裹薄紗,夏穿皮草;層次混亂:內長外短,重重疊疊;歷史混亂,穿梭於20年代至80年代。

  隆冬歲月,一點新一點舊地往身上疊,驅寒保暖;不知不覺天氣轉暖,金蟬脫殼,迎向艷陽。趁時裝潮流大肆歌頌moreismore的裝飾藝術之際,按喜好練習添多減少,巧妙地穿出個人風格,實際又踏實得很。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 憶兒時】粒粒皆辛苦(下)
【從職場看世間】平淡的幸福
青春獨白:我對追求流行的看法
中醫與時尚
中醫與時尚 人氣 3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