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工業立於十字路口 商家面臨挑戰

標籤:

【大紀元3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孫燦編譯報導)五年前,美國電腦行業幾乎完全被五家公司壟斷-HP, Compaq, Gateway, IBM以及Dell。在這五家公司中,HP,Compaq,Gateway以及IBM均已相繼下滑。幾年來,這四家企業有些合併,有些被收購,也有一些把公司總裁開除。到今日為止,最後剩下的行業龍頭Dell公司也已陷入困境。

幾個月以來,Dell公司的執行總裁、財政總裁、以及數名資深董事部副主席相繼辭職。近日,Dell公佈上一季度公司利潤比去年同期下降百分之五。

這一連串問題說明了什麼呢?

Gateway總裁克爾曼(Ed Coleman)表示,電腦企業比任何其他企業都變化得快,因此很多公司無法跟上發展。雖然Gateway在上季獲得了一點盈利,該公司在經過大規模重組後也還在摸索商機。科爾曼稱:「今天讓你在市場上成功的秘訣可能不適用於明天。」

此外,手提電腦也開始替代台式電腦。HP總裁赫德(Mark Hurd)表示,目前發達國家的電腦銷售日漸減少,而發展中國家的市場卻不斷增大,要想生存,任何公司都必須抓住這兩個市場。

Dell也把麥克•戴爾(Michael Dell)再次招回擔任總裁一職。該公司目前正在大力改裝該公司產品,希望能夠針對消費者的喜好配置各式各樣的電腦。戴爾指出,該公司目前也在努力進軍海外市場,尤其是日本。


圖為HP爲了打入日本市場專門為日本消費者設計的叫“智能觸摸電腦”(TouchSmart PC)的新型台式電腦。(YOSHIKAZU TSUNO/AFP/Getty Images)

對於像電腦這樣毫不留情把落伍者驅逐出去的行業,輿論界分析,該行業目前面臨以下數項挑戰。

其一,電腦價格目前處於有史以來的最低點。1981年,IBM的第一台台式電腦以$1565出售,相當於今日的$3500。然而,今天台式電腦的平均價格只有$635,而筆記本電腦平均價也已跌至$948。更嚴重的是,大部份盈利都由電腦零件出產商享有,大多電腦出售商的盈利不到百分之五。

其二,台式電腦已失去普遍性。過去,由於筆記本電腦較為昂貴,台式電腦一直都比較暢銷。然而,2005年5月,美國筆記本電腦銷售量首次超過台式電腦。電腦重銷商CDW總裁艾德華遜(John Edwardson)表示,最大的因素來自於無線網絡的普及。他指出,有了無線網,任何人可以到處隨意使用手提電腦。


一模特將一杯水倒入松下CF-R6手提電腦的鍵盤内,演示該款防水電腦的防水性能。(TOSHIFUMI KITAMURA/AFP/Getty Images)

對電腦出售商而言,這項變動意味著必須花費更高的經費設計並出售筆記本電腦。Dell公司指出,筆記本電腦由於要求體積小,重量輕,因此設計費用比台式電腦高出許多。同時,由於消費者比較喜愛在購買之前能夠看見產品,所以也會傾向到商店裡購買電腦,而不是上網購買等。這便是為什麼HP能夠在2006年首次從Dell手中扳回全球最高銷售量的原因之一。

其三,許多市場已達到飽和。過去,許多商家大約每三年就會更新電腦,或為新開發的領域增購電腦產品。然而,Toshiba營業總經理西門斯(Mark Simons)表示,目前幾乎每一個桌子上都有一台電腦,而且許多足夠滿足運作需求,不需要每三年更換一次了。

的確,為此,美國去年第四季電腦出口量比前年下跌了百分之三點二。

最後,許多公司也發現,消費者也對外形、美觀與價錢更加註重。許多人士願意花費更多的錢用於購買時髦或新款設計的電腦。為此,電腦業必須不斷更新設計以吸引顧客。


為了吸引消費者,許多電腦公司在改進電腦外觀和增加時髦設計上下功夫。圖為2007年3月9日在日本東京展出的、由臺灣電腦巨擘Asus生產的W5Fe型手提電腦。該新款手提電腦的外表設有一個小視窗。(YOSHIKAZU TSUNO/AFP/Getty Images)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報導:蘋果電腦及行政總裁接受認股權調查
Skype打行動市話 節省話費好幫手
網路威脅多變    Vista非靈丹妙藥
微軟限制Vista使用虛擬化軟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