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徐明波士頓市報導)美國商業部長古迪瑞茲(Carlos M. Gutierrez)於三月十二日參觀在波士頓國際會議及展覽中心舉行的「2007年波士頓國際海產品展」,並以特別嘉賓身份在國家漁業組織 (National Fisheries Institute, NFI)午宴上致辭,宣佈布什政府2007年海洋養殖法案(The National Offshore Aquaculture Act of 2007,網址為www.aquaculture.noaa.gov)。
二零零七年波士頓國際海產品展攤位之一。(徐明攝影/大紀元)
古迪瑞茲首先分析全球海產品。他說目前全球水產養殖業產品近六千萬噸,百分之七十產於中國,百分之二十二來自亞洲其它國家,百分之二點三來自拉丁美洲及加勒比亞,只有百分之一點三產於北美。全球海產品需求量上升,目前全球野生海產品雖上漲到九千五百萬噸,但還是供不應求。如不改進,估計到二零三零年時,將有四千萬噸海產品短缺。
他接著分析美國海產品近況。根據美國國家漁業組織統計,美國國產海產品無法供應需求量,造成八十億貿易差距。美國人一年銷費六到七百萬噸的海產品,其中有百分之八十一是進口貨,而進口貨中有百分之四十是養殖品。估計到二零二五年,美國海產品供求差據將高達二到四百萬噸。海洋養殖業在美有十億市場,但美國海洋養殖業卻是全美海產銷售品的百分之一點五,佔全球每年七百億市場的百分之一。
美國商業部長古迪瑞茲於三月十二日以特別嘉賓身份在國家漁業組織午宴上致辭, 宣佈布什政府推動2007年海洋養殖法案。(徐明攝影/大紀元)
古迪瑞茲說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 為縮減每年因進口魚、貝等水產品所形成的貿易赤字,並且增加美國就業機會等因素考量,曾於二零零四年提出海洋資源計劃。去年十一月又推出十年海洋發展計劃。但是數年來,美國在國際海洋養殖業一直沒有突破,亦沒發展開來。最大的障礙就是沒有明確法律規定,能否在海岸線3海浬外的美國聯邦海水域範圍內允許商業養殖。國家海洋及大氣管理局為此於三月十二日正式向美國國會提出2007年海洋養殖法案,再次為美國從事海洋養殖開啟發展契機。
美國商業部長古迪瑞茲(左)在二零零七年波士頓國際海產品展上聆聽冷凍海產商家 Trident 經理Joe Bubdrant (右一)和主席Charles H. Bubdrant(右二)解說冷凍海產品。(徐明攝影/大紀元)
2007年海洋養殖法案將建立管理架勢,允許在離海岸邊三公里外的聯邦海水域範圍中安全養殖魚及貝殼等水產,並配合各州對自然生物及環境的保護。它將創造就業機會,刺激海岸邊經濟,並幫助漁業及相關工業發展,使美國得以在六百五十億漁業中競爭。同時預計花費八百萬推動淨化海洋的環保計劃。
美國商業部長古迪瑞茲於三月十二日參觀美國最大的海產品展「2007年波士頓國際海產品展」,進一步瞭解全球海產業實況。(徐明攝影/大紀元)
古迪瑞茲說美國需要同時開拓野生和養殖兩大海產業。他希望國會能批准此次布什政府提出的2007年海洋養殖法案,刺激海洋養殖發展,減少貿易差距。
海產專家魯比諾博士(Dr. Michael Rubino)告訴本報記者,雖然中國佔全球水產養殖業過半,但水產養殖業市場大,美國可以在新鮮海產品,活海鮮,健康海鮮食品等三方面開拓市場。他舉例新罕布什爾州(New Hampshire).近年在領導開發貽貝(mussel)業很有成就,其它地區亦可依據當地情況,創立獨特風味海產品。他對美國海產品發展有信心。(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