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1日訊】(自由亞洲電台記者丁小採訪報導)《趙紫陽軟禁中的談話》一書今年初在香港出版後,短期內迅速流傳於北京官場內外。而87歲的作者,趙紫陽同鄉好友宗鳳鳴近日病重入院,引起各方關注。
本台曾介紹由香港《開放》雜誌一月出版的《趙紫陽軟禁中的談話》一書,第一次印刷的數千本新年前就已經售罄,第二次已印製完成,將於日內推出。出版社負責人金鐘星期三接受本台訪問時說,部分書流向了北京中央領導層—
金鐘:「讀者反映超過我們估計,不到一個月第一批書就發完了。我們知道的,中共方面已經弄了一批去北京,給高層的或專門部門研究。而且高層領導人肯定要看的,因為趙紫陽在評論他們,甚至在批評他們,他們能不看麼?」
與此同時,老百姓想看這本書就比較難,據瞭解該書出版後成為大陸海關嚴查的對象,然而一些關心國事的知識分子還是通過不同途徑先睹為快,包括複印傳閱,北京資深傳媒人高瑜星期三對記者說—
高瑜:「這本書我看了,內容太棒了。我覺得他這本書是給全中國人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
記者:「你們手頭的版本都是托人私人從香港帶的?」
高瑜:「是呀,很多人都把重要章節複印,分給大家,讓大家多看一點。很難很難,據說一些香港記者開兩會都不敢給帶。」
然而就在該書反響熱烈之際,作者87 歲北京老幹部宗鳳鳴,據稱上週末因心臟問題送院急救。記者多次嘗試都無法和他家人取得聯繫,高瑜告訴記者據家人說宗老現已轉院,估計轉危為安—
高瑜:「他好像是心衰,他有嚴重心臟病做過搭橋手術,這兩年身體每況愈下,不過讓他欣慰的是起碼這本書出了,十六年的心血,宗老就一個人,一隻眼睛失明,就那樣一遍一遍的修改令這本書可以出版。而寫出書這麼難,老人家敢冒這個風險,很不容易的。希望老人家早日康復,回家,我們會為他送上鮮花祝福,而且我們應該讓他聽到對他的祝福。」
宗鳳鳴因撰寫出版此書不斷遭當局騷擾威脅,曾在這本書出版後前往宗鳳鳴家道賀的天安門母親丁子霖和丈夫蔣培坤星期三在海外「民主中國」網站上發表了一篇題為:《宗老-一位飽經憂患的勝利者》的文章,描述與宗鳳鳴會面時寫道:他向我們談到了這本書出版過程中的種種艱險和曲折,他說有一段時間他都準備坐牢去了,「不管怎麼樣,書總歸是出版了!」大家都這麼對他說,他頻頻點頭,又長長地舒了一口氣,說:「我總算對得起我的老朋友趙紫陽了,也總算對得起在那一場慘案中死去的人了」。老人還向我們表示,他做這件事不圖得到多少稿酬,只是為了了卻一樁心願。他說他打算把所得稿酬的一半捐給”六四”受難親屬,另一半想用於成立一個紫陽基金會。
丁子霖星期三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丁子霖:「覺得當時他身體狀況就不是很好,所以不想多去打擾他,我們就圍繞書講了一些,圍繞這書的意義講了一些。民主中國今天的文章,你看看就知道了。」
丁子霖在文章中還說:《談話》一書是一份不可或缺的歷史見證。這本書的出版,使得那些企圖要掩蓋”六四”真相、淡化「六四」記憶、改寫「六四」歷史的人變得極其困難。趙紫陽先生是當年那場民眾抗議運動和血腥屠殺的第一見證人。他雖然離開了這個世界,但他所提供的證據還在,這些證據是任何人都銷毀不了的。
除了記錄歷史,出版者及眾多讀者希望這本書能夠影響中國的發展進程,金鐘說—
金鐘:「《趙紫陽軟禁中的話》可以有助於公平合理解決對六四的歷史定位,還有就是關於整個共產黨的體制,中國這個經濟改革到底應該怎麼看,走一條怎樣的路,趙紫陽都發表了很多意見;還有政治體制改革,這是更敏感的問題,當局現在都不敢動的,他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些問題還是反反覆覆講的。」(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