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抗日老兵馮義田的貧苦生活

標籤:

【大紀元2月9日訊】幾天前,和江城小子商量,讓他聯繫天津的朋友這個週末再去看看馮義田老人,因老人長期臥床,抗盟決定給老人拿去1000元.

小子說他有個擔心,怕老人不在了,他不願給老人打電話,我說,那我打吧,晚上給你消息.其實,我也擔心,也不願總聽到老人們去世的消息.可這樣的事情也總需要人做.

今天電話打過去,老人的兒媳告訴我:老人不在了.已有心裡預期的我還是很難過.

我是沒見過馮老的,馮老的消息是今年9月一朋友告訴的,

馮老是29軍的,是蘆溝橋事變的親歷者,老人以前每年在7.7都要到蘆溝橋去.05年老人還去了,而我知道老人消息的時候他已經臥床不起了.老人抗戰勝利後,在1947年退伍,回家務農為生,當時聯繫了幾個天津的志願者,他們都不去,沒辦法,發了一求助帖,也並沒有回應,江城小子說他有一同學在天津,聯繫她吧,於是我聯繫上了蘭子和老木頭,他們平時都是做幫助失學兒童的公益志願者,他們在10月14日,去探望了馮老.

回來後,老木頭就說:恐怕老人熬不過這個冬天……………..

我不知道該如何協助馮老,畢竟,我只是一普通失業工人,我也不知道找誰商量,因為我聽到的總是:你看著辦吧.

和釘子兄說了,請他以中華抗日同盟網的名義給天津的市委發函,並且請和馮老同是29的老兵,張可宗老人寫了一封信,也郵寄給天津的有關部門…一直沒有等到回復…………………

我們曾問過老人有什麼話希望帶給關心他們的人。老人搖搖頭說:都過去了,都過去了.

是啊,都過去了,我們不在需要這樣的老頭了,哪怕他曾在蘆溝橋和鬼子赤膊拚殺.

是啊,都過去了,我們不想聽什麼大刀進行曲,流行時尚更讓我們開心.

他們老了,他們沒什麼用了,他們應該被歷史遺忘在角落,哪怕他們一生從未獲得自己應得的尊重.

本來我是計劃在新年前,給所有我們今年列為援助對象的老兵每人匯點錢,本來我是計劃在今年把我們所知道的大陸僅有的9個29的老兵的資料都收集下.(昨天接到方軍老師電話,已經只有7個了,今天又聽到馮老去世的消息).

一切,也許都只能是計劃……………………

不想放哀樂,放首雄壯的大刀進行曲吧,

馮老爺子,一路走好。

(以下為網絡圖片)

 

 

 

 

 

資料:

馮義田:生於1916年,於1936年參軍入伍,成為29軍132師28獨立旅684團(因實在聽不清楚,不知道老人說的是不是684,又未查到相關資料驗證)3營10連的一名戰士。軍長宋哲元,師長趙登禹,旅長柴建瑞。

根據相關資料記錄,1937年7月7日 日軍在盧溝橋回龍廟附近進行挑釁性的軍事演習,隨後,炮轟宛平城。中國守軍奮起抵抗,全國抗日戰爭從此開始。7月30日日軍猛攻北平南苑,中國第29軍副軍長佟麟閣和123師師長趙登禹先後殉國。次日北平失陷。

根據記載,此役後同年9月,29軍擴編為第1集團軍(司令官宋哲元),馮老所在的132師和37師被合編為77軍(軍長馮治安)。其中77軍下轄37師(師長張凌雲)、132師(師長王長海)、179師(師長何基灃)。根據國民政府的戰區序列,1937年10月,第1集團軍參加了津浦路北段和平漢路北段對日作戰行動。10月第1集團軍番號撤消,改稱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副總司令馮治安),1940年張自忠將軍殉國後馮治安為總司令。(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轉自互聯網論壇﹐未經本站核實

相關新聞
今年韓國最好的電影來了 
父穿破衣18載 女兒發現背後原因超感動
組圖:五對夫妻重拍當年場面 演繹真情永遠
她69他24相聚了 網傳愛情悲劇「密碼」破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