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徐睿承台北六日綜合報導)中國深滬股市近幾個月走勢凌厲,過熱程度引起政府關注,投資機構也籲請投資人小心,勿被飆漲沖昏頭。
中國由於開放國外機構投資限制、2008年北京奧運又帶動龐大基礎建設需求,加上出口貿易強勁、外匯存底頻創新高,投資人對經濟成長和人民幣升值充滿期待。
中國經濟今年年增率預期將連續第五年達到10%,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自2005年7月21日匯改以來也已升值6.3%,1月11日的匯價更13年來首度超越港幣。
分析師表示,在人民幣將持續升值的預期下,熱錢不斷湧入,而中國經濟成長較其他地區強勁,也可望帶動股價上揚。
中國證券交易所的股價已較18個月前上漲一倍,指標滬深300指數更在1月29日漲至2576.92點,創2005年4月這項指數推出以來最高收盤。
為趕搭這波漲勢,國營企業紛紛掛牌,也都引來超額認購。中國工商銀行去年10月初次公開發行,散戶申購數為機構投資人五倍。中國最大保險集團中國人壽於1月9日在上海股市掛牌,申購量為發行量49倍。
由於漲勢驚人,中國股市市值首度突破一兆美元,引發政府關注,認為投資人「盲目樂觀」。投資機構也要求投資人冷靜。
倫敦安德森全球投資人公司亞股操盤人Michael Kerley就表示,中國的股價已經反映經濟成長預期和人民幣升值潛力。
新加坡星展執行長Lau Wing Tat也指出,散戶排長龍搶購上市股票是個警訊。 獲准投資內地股市的倫敦寶源公司國際股市投資長Virginie Maisonneuve則說,中國A股大漲令人緊張,若有修正,不致意外。
香港基金經理人Marc Faber甚至預測新興市場今年第一季將重挫。他曾準確預測1987年的美國股市大跌。
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1月31日指中國股價過高,引發政府將干預股市預期,重挫深滬股市,單日跌幅是21個月來最大。昨天,他再度提醒當局必須及早注意股市的「泡沫化」,以防失控。
他還說,除押注長期成長的因素如2008年北京奧運等的資金外,中國股市也受到國內外短期投機熱錢的推波助瀾,但指數只靠小部分藍籌股推動,並非上市公司整體品質好轉所致。
為防杜熱錢,中國政府頻頻祭出降溫措施,包括數度調高銀行存款準備率、重新開徵土地增值稅,實施節能環保政策以抑制工廠投資等。但因熱錢出路有限,股市熱度不減,逢低便有買盤。
由於農曆年關將近,投資人是否聽見警訊見好就收,還是不理政府愈趨密集的打壓,而在歷史高點附近抱股過年,封關前這幾天的股市變化值得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