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慧敏台北六日電)入圍本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竊聽風暴」,在柏林首映會時赫然發現一名前東德間諜也在列。這人是片中某年輕男星的父親,當時他是以家屬身分,受電影公司邀請出席。此外,或許是想從電影中了解如何「反竊聽」,台灣某政府單位人員最近還向片商打聽何處可以看到本片。
據了解,前述男星父親之所以出席首映,除了因為要捧自己兒子的場外,也是因為十分好奇「竊聽風暴」會把他們拍成怎樣。卻沒想到當年叱吒一時、曾密告無數人的他,十多年後遭到別人的舉發。
這場意外風波的起因,原來是十分捧場的德國平面媒體,將首映會照片大幅登在報紙上,而被眼尖的讀者發現。由於讀者向媒體舉發,後來這名前東德間諜只好上電視向觀眾坦承,並為他當年為虎作倀的過錯致歉,才結束了這場意外的間諜風波。
前東德垮台後,成為過街老鼠的東德間諜和秘密警察都失業。德國政府為免除後患,甚至立法不准他們進入國家機構任職。這些總計約有八萬五千人的間諜和秘密警察,於是噤聲黯然地潛入社會各個角落,另謀生活。卻沒想到「竊聽風暴」首映會意外讓他們曝光。
「竊聽風暴」也是二00七台北國際書展風閉幕片,不僅劇情令觀眾感動,連片中「史塔西總部」及被作家龍應台戲稱為「德國大河文學」的龐大竊聽檔案,也都真實入鏡。片中對當年東德國安局使用竊聽和跟監的方式,也都有深刻的描述。有趣的是,或許是想從電影中了解應該如何「反竊聽」,「竊聽風暴」日前也引起行政院某單位的關切,還向電影公司打聽在哪裡可以看得到。
這部描述因為一場愛情爭奪,而演變成恐怖監聽的「竊聽風暴」,從去年初奪下德國巴伐利亞影展最佳影片獎後獲獎無數,並入圍本屆金球獎和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本片在德國上映半年,單在德國就開出了新台幣五億元票房,但製作成本只有新台幣六千多萬元。二月九日台灣與美國同步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