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野:如何結束獨裁(一)

李野

標籤:

【大紀元2月24日訊】如何結束獨裁?這個問題是所有被獨裁統治的人們,想改變被統治境遇的時候,首先就要面對的問題。如今中國大陸也是被獨裁統治的地區,所以這個問題也是我們中國人要考慮的。筆者就此也曾思考過近十年時間,但由於本人視野的局限,再加之中共系統的龐大複雜,至今也未能得出令很多人滿意的正解來。不過這樣一個大題目,顯然不是個體所能完成的,儘管不是成型之作,但至少也還算是對該命題的參考素材,所以還是想拿出來與大家分享,希望能拋磚引玉,集眾人智慧早日為中國結束獨裁,找到一條切實可行的道路。

世界上所有的事情,我們都不可能預測結局,如果真的什麼都能準確的預測,那我們的生活到變得簡單了,人生的精彩程度也要打折許多。當然,為了不局限於目前的知識水平,我可以換一種說法,那就是截止目前的科學水平,人類尚未真正掌握預測未來的本領。這麼說就準確嚴謹的多了。所有的事物在達到最終目標之前,都會有很多種選擇。同樣任何一種途徑,也都可能引起很多不盡相同的結果來。人類為了能夠指導今後的工作,在不可能進行準確預測的情況下,那就只有從過去的歷史中,去發掘類似的題材,然後加以提煉,最後總結出一定的規律,以這些規律去指導人類以後的努力方向。「政治」這個東西是一項很複雜的系統工程。因此,要進行改變政治秩序或者說結束獨裁這項事業,是需要許多條件才可能實現的。好在我們是一個文明古國,我們的祖先又非常重視歷史的記載。所以我們就有很多可以參考借鑒的素材,來為我們正在進行的,結束中共獨裁統治這個事業提供參照和指導。本文將以結束獨裁的方式為劃分原則,每種方式以古今中外的歷史作為參考,來論述在現階段實施的可能性。

暴力革命

說到結束一個政權的統治,最先讓人聯想到的就是暴力。從人類歷史上看,大約在五千年的文明史裡,以暴力方式結束政權的現象,要佔到政權更迭事件總量的90%以上。從中國歷史上看,這個比例也差不多,因此我們就先從暴力講起。暴力革命也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大規模的全面暴力革命,也就是舉國的全面戰爭以達到推翻原政權的目的,其特點是持續時間長波及範圍廣影響深遠,這類革命在中國層出不窮。還有一類是小規模的有限暴力革命,也就是在有限範圍和有限程度內的暴力革命,特點是持續時間短影響範圍小,這一類多見與西方國家。

具體到中國,全面暴力革命就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改朝換代。而有限暴力手段則可以理解為宮廷政變或者是軍事政變。我們先來看看全面暴力革命(或者說是全面改朝換代的戰爭)。中國以暴力推翻政權的戰爭,至少早要上溯到商湯滅夏桀的鳴條之戰。

「鳴條之戰」這一事件,發生在大約公元前16世紀初。通過現在的歷史研究成果我們知道,它是一次典型的,以暴力方式推翻政權的革命。雖然發生在3500多年以前,但它還是同時具備了,很多今天武裝革命的重要要素:首先,敵我雙方都具備比較完備的軍事力量。「夏」是一個存在了約500年國家的中央政府,絕對是有正規軍隊的。「商」至少算是個地方政府,其歷史也有千年之久,擁有一定規模的正式軍隊不應懷疑。其次,敵我雙方都有各自的理論支撐。夏是自稱授命於天的王,代替天來治理百姓。商則是以夏的種種不得人心的政策為罪行,自稱其也是授天命來討伐夏的罪過,進而取代夏朝來管理天下(在征討夏桀的大軍出發前,是有戰前動員、有討伐檄文的,這些都是有史可查的,說明那個時候人們已經知道戰爭是為政治服務的,先造輿論再起戰事)。再次,當時也是講統一戰線的(或者說是有外部勢力參與或者是政治結盟的)。商在進攻夏之前,先召開了諸侯大會,並在大會上取得了壓倒性的輿論勝利和政治軍事支持。最後,整個武裝奪權的過程是有周密計劃的。「商湯滅夏」實際上不只是鳴條一戰,而是前後跨度達數年的一次大規模戰爭。推翻夏的過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剛開始商先殲滅了位於夏商之間的韋、顧、昆吾等夏的屬國,然後又派遣間諜長期潛伏在夏朝,收集夏的各方面情報為滅夏做充分準備(商的宰相伊尹就曾經在夏收集過諜報)。最後,在一切條件全都具備了,商湯才率領大軍直搗夏都西河,在鳴條一戰擊潰夏軍主力而取得天下的。所以,從這段簡單的介紹來看,按照今天的話來說,這是一場有組織、有預謀、有計劃的武裝革命。它也為其後3500年間,中國數百次武裝推翻政權的事件樹立了榜樣。它是中國武裝革命在軍事領域成功的最早範例。因此,今天我們講到武裝革命,還是需要拿出這個典故來說明問題。

自「商滅夏」之後到中共建政,在中國版圖範圍之內,一共發生過全國性暴力革命大約24次(歷次全國性政權的更替和全國性農民起義的總和),其中在軍事上取得成功的有18次,這3500年時間裏發生的所有暴力革命(全國性的和地方性的)總共有上百次(本組數字個人粗略統計)。那麼這麼多暴力革命,真正給中國帶來歷史性進步的有幾次呢?筆者認為其中有三次的確是給中國帶來了的歷史進步。

第一次是「武王伐紂」成功後建立的周朝(含東西周)。這時中華文明進入到了第一個比較繁榮發展的時期。我們今天所用的大部份成語是來自周;我們現在所認可的很多傳統道德來自周;我們民族的很多哲學、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思想是來自周(或是周代奠定的基礎);我們大部份傳統工藝也是起源於周。周興於禮樂,禮樂崩而周亡。可以說,隨著周滅商的武裝革命的勝利,的確是把一些更好的東西帶給了中華文明。因此,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武王伐紂」是一次比較成功的武裝革命勝利。

第二次是發生在公元7世紀的唐取代隋。無論任何歷史學流派,都把中國古代史最為輝煌的時期定在了盛唐。這時的長安是世界的中心之一,這時的中國也很開放,文學藝術、政治經濟、司法行政、宗教哲學、科技應用、軍事實力等方方面面,都處於當時世界的領先地位,幾乎達到了當時人類社會的顛峰,給中華民族帶來了繁榮。所以,這次改朝換代也應該是比較成功的。

第三次是發生在公元13世紀,蒙古鐵騎橫掃華夏諸國建立的元帝國。把這個時期認定為中國的驕傲和進步,或者把這次改朝換代,說成是成功的可能會引來很多爭議。不過在我們把漢民族本位思想拿掉後,客觀地審視這段歷史,筆者還是覺得這個時期的中國,的確與其後的明清有著明顯的不同。元代由於蒙古鐵騎的戰力披靡,所以歐亞大陸的陸路通道被徹底打通,中國開始與歐洲直接發生了聯繫。也還是由於其軍事征服的緣故,使世界上很多民族的人,都有機會在一個國家裏生存,使中國社會再一次出現了文化多樣性的局面。元還是一個重視商業並且執行開放政策的國家,這樣的社會更容易培養契約文化,從而進一步發展法制社會。元由於疆域廣闊而造成了統治者的視野開闊,因此元也是很重視科學技術發展的國家。元由於民族多樣性和開放的文化政策,使得元在文化上也很繁榮。戲劇這一重要的藝術形式就是在元開始成熟發展的,中國四大古典名著裡有兩部的作者是在元朝時成長起來的(羅貫中、施耐庵)。總之,筆者覺得元代無論如何,能在短短的80多年中,取得這些成就都應該算做歷史的進步。

以上三次通過暴力革命所建立的國家,是從結果上對中國社會發展有推進作用的(其實成就他們輝煌的原因是複雜的,有些是自然發展的結果,下面還會有具體的分析)。占全部18次取得成功的暴力革命的16。7%。這三次帶來好結果暴力革命,其取得的結果與暴力革命本身又有多少內在聯繫呢?可以比較肯定的說,幾乎一點聯繫都沒有。

周代之所以會出現「百家爭鳴」的局面,主要原因是,因為當時實行的分封制,在很大的範圍內出現很多各有特色的政治實體。這樣的土壤才會潤育出「百花齊放」,就像今天的歐洲一樣。但是造成這個局面的原因,絕對不是周武王有超前意識,也不是周公有遠見。而是因為當時的科學技術水平,不足以讓統治者直接統治那麼廣大的領土所至。

唐代之所以繁榮,主要的基礎是經濟繁榮。這個經濟繁榮有相當大的一部份是繼承自隋的。不要相信共產黨說的,隋朝是民不聊生了才會被推翻。如果沒有經濟基礎做保障,是絕對不會短時間內建成大運河的(整個隋不過40多年),沒有經濟實力也絕對不會發動起百萬規模的軍隊去侵略朝鮮。

至於元代的興旺,也很大程度來自於其巨大的國家規模。當今世界經濟發展,取決於是否有有效的國際秩序,以保證自由市場的經濟流通。在800年前,成吉思汗就靠武力實現了這一切。元的版圖巨大,為貨物長距離流通創造了,當時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可能做到的便利。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就是,元朝是靠武力,在800年前就建立了一個自由經濟貿易區(跟今天的歐盟道理是一樣)。

通過簡單的分析我們知道,僅有的這三次帶來進步的暴力革命,也不是其暴力革命本身的必然發展,而是由其他客觀原因所造成的歷史巧合。相反,從中華3500年文明史裡,我們看到了,暴力革命必然會帶來的只有戰爭、死亡、屠殺和獨裁。而絕對不會產生民主、自由和法制。這一點是由武裝革命的本質所決定的(我們在稍後總結)。

我們再來看看有限暴力革命的情況。據筆者粗略統計,在中國範圍內,自夏朝到中共以來,一共發生過全國性的比較有影響的,宮廷和軍事政變大約有18次(秦趙高立胡亥、董卓進京、魏晉六朝篡替、玄武門兵變、五代篡立、明英宗復位、袁世凱稱帝等)。這些有限暴力革命,只是在造成社會動盪的幅度上小於全面暴力革命,其餘帶給人民的仍然是人治與獨裁。在國外也是一樣,法國大革命之後,帶來了獨裁的拿破侖皇帝,十月革命誕生了獨裁的蘇維埃政權。

為什麼暴力革命不會產生民主而只會帶來獨裁?這個問題還要看歷史,大家看看古今中外的所有取得暴力革命軍事勝利的勢力,其本身都具備這樣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組織嚴密內部團結。也只有這樣的組織,才能夠在大浪淘沙的改朝換代戰爭中生存到最後,也是在這個你死我活的戰爭中,其組織自身不斷完善、發展和凝聚,最終才可能在眾多勢力中脫穎而出。最後在疆土範圍內,再沒有能夠對其構成挑戰的對等勢力,這樣,一次完整的暴力革命在軍事上就算完全勝利了。但是這個因鬥爭而凝聚起的集團,卻不會因戰爭結束而自動解體。再沒有任何外部壓力和挑戰的情況下,這個集團作為既得利益者,是很難主動放棄手中的各種資源的,這樣獨裁就難以避免。政治本身就是一種妥協的產物,民主制衡的政體,需要各種力量制衡的原始動力才會產生。一個有嚴密的組織構架,有著高度一致的價值追求和利益瓜葛的集團,在沒有制衡的情況下是很難產生民主的。看看中共的發家史就是這個結論的最好詮釋。

所以暴力革命雖然是最直接的一種推翻獨裁政權的方式,但是卻很難保證革命的結果不是新的獨裁。而且這種方式產生的社會動盪很大,往往會伴隨著大量的死亡、貧困、饑餓,社會財富大量消耗。另外,今天的現實情況與以前還有一個重大的區別,那就是中共是一個擁有核武器的政權,在你死我活的鬥爭中,在既得利益集團即將失敗的時候,我們也很難保證,他們不會孤注一擲,那樣就不單單是中國人的災難,而是全人類共同的浩劫。所以從真正的民主主義者和愛國者的角度來看,暴力革命絕對不應該是當今結束中共獨裁的首選。(待續)(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李野:再評中共之一 行政區劃(上)
李野:再評中共之一 行政區劃(中)
李野:再評中共之一 行政區劃(下)
李野:再評中共之二舉國體育(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