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藝麻雀變鳳凰】烏魚料理 一魚三吃

楊美琴

人氣 1811
標籤:

【大紀元12月6日訊】每年冬至前1個月,即進入烏魚產季,由於烏魚全身都能利用,故有「烏金」的美譽;牠的學名叫做「鯔魚」。在中華民族的飲食文化中,吃烏魚可源溯至夏商時期,從安陽殷墟出土物的水產品中,發現大龜、鯨魚骨、鯔魚骨等,而且出土的鯔魚,與其他鳥獸、骨塊相混,專家推測應是庖廚中之物,顯示在3千多年以前,中原地區已可吃到,包括錙魚在內的東南海域出產之水產品。

烏魚從頭到尾都能入菜。優質的烏魚子(雌烏的卵巢)色澤紅潤,魚卵顆粒分明,入口甘醇芳香,有點黏牙但又不會太鹹,齒頰留香。魚頭及魚尾可煮蒜苗魚湯或是砂鍋魚頭,中間部位肉質細嫩又沒細刺,很適合抹鹽巴乾煎,或是加豆蔭鼓燒蒜苗。烏魚料理既簡單又美味,令人垂涎三尺。

【材料】:烏魚1條、青蒜、火鍋料(如凍豆腐、高麗菜、蕃茄、豆皮、丸子等,可自行變化)。

【調味料】:鹽巴。

【做法】:烏魚去魚鱗、腸肚後,切成頭、尾、中間(比較大段)3段。頭、尾煮湯;中間部位再細切成數段抹鹽巴後乾煎。

1.中間段再細切成數段抹鹽巴後乾煎。

2.頭、尾煮蒜苗湯:青蒜頭部切細片入鍋爆香,蒜苗切段。燒一鍋水滾後放入魚頭、魚尾,煮約5分鐘熟後,放入爆香青蒜頭部與蒜苗。即成湯鮮味美蒜苗烏魚湯。

3.頭、尾煮砂鍋魚頭:魚頭、魚尾稍微煎一下,燒一鍋水滾後放入魚頭、魚尾及各式火鍋料,就是美極鮮味了。(這次我是將吃不完的蒜苗烏魚湯再加火鍋料,繼續吃第2餐)。

【後記】:那天在市場看到新鮮烏魚就買了一條。想起以前的自己,不懂得做菜,剛好公婆從南部上來住2星期。這期間我都是下班後在黃昏市場買些現成的料理回家吃,看得出來公公很不習慣。就在星期日全家出遊時,順道繞至市場,公公就挑了烏魚,經由婆婆的美味料理,感覺這是公公來家裡吃的最滿意的一道菜。經過這次的省思,我慢慢的在每年的家族過年時,邊洗菜邊看婆婆及妯娌做菜中學會一些技巧,對自己廚藝而言就像麻雀變鳳凰的過程。可惜後來公公過世,不然他應該會很高興我的手藝進步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竹北烏魚大豐收 27日辦烏魚產業文化節
獲贈烏魚殼 頂洲國小樂加菜
嘉義縣布袋烏魚祭活動熱烈展開
茄萣烏魚節15日登場  歡迎民眾嚐鮮進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