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意匠木家具:實木家具常見問題

邱茂林 洪育成 陳佩瑜

人氣 38

常聽說住家牆壁有壁癌,得找防癌專家解決;廁所不通,得找水電工檢查管路。但家具有問題,卻因不知所以然而無法處理。家具的產品說明書猶如家具的身分證或健保卡,會明列簡單的使用維護說明。本文介紹一些家具的基本常識,作為讀者保養家具的參考。

◎實木家具常見問題

木家具分「木基材」家具與實木家具。木基材指以塑合板、密迪板、木心板等材料製成的家具,因表面黏貼薄片或美耐板(一種仿木紋的塑化產品),無法判斷內部構件,通常比較怕水。遇水後木基材會膨脹,只能丟棄。

而實木家具則常因木材特性與榫卯精準度而產生問題。世界各地含水率不一,家具製作完後,容易因製造地與使用地的含水率不同,或榫卯精準度不夠,造成面板乾裂膨脹,或門板、抽屜翹曲等現象。

實木家具的問題主因,大致可歸納為幾點:

一、氣候因素。木料是活的,會熱脹冷縮,以致榫頭處產生鬆脫與過緊的狀況。好的家具在面板接合處會留有一定隙縫,讓木材適應氣候變化。

二、結構位移。有時因使用不當,產生上下傾斜或左右歪斜的現象。例如抽屜產生推拉不順的情況。狀況輕微者,可以適當調整以恢復原形,但若負荷超重,例如書架成板已經彎曲,時間一久便會嚴重變形。

三、材料龜裂。框式的表面與角落的伸縮不均勻,尤其施作時,是以上膠方式固定,容易產生角材龜裂。

四、表面刮傷。木材因硬物重壓、碰撞或尖物刮傷而產生下陷或凹痕。

五、木料變形。台灣櫸木本身扭曲度大,一旦木料選擇不當,就可能造成扭曲、瓦翹。

六、蛀蟲與白蟻。蟲害的先天原因是,木材製作時,乾燥處理不當或不完全,以致製成家具後,寄生其間的幼蟲變成成蟲蝕害家具。後天因素是居家環境潮濕陰暗、通風不良,讓白蟻有機會以家具為寄居之所。

實木家具的問題雖多,但對人體有益的相關報導也不少。天然材質總是受人歡迎,全球各地仍以使用實木家具為高優質生活的代名詞。家具製造商有責任提供基本的維護常識,讓使用者無後顧之憂。

以「永興家具」的產品卡為例,正面說明品名、編號、材質。背面則說明實木家具的保養須知,包括:
一、平時以棉質乾布擦拭灰塵,慎選家具保養劑、避免水洗,否則木頭纖維容易受損,漆面也會失去光澤;

二、避免陽光直射,再好的家具也無法承受紫外線的破壞,高溫會破壞塗料的附著性,請盡量遠離熱源;

三、使用家具抬面時,務必鋪襯軟質墊子,以免刮傷家具表面;

四、在冷氣房或空調室,記得隨時放杯水,以維持適當的溼度,以免家具乾裂及脫榫;

五、實木家具的木材是活性物質,會隨著季節天氣、溫溼度的變化而產生膨脹或收縮,此屬正常自然現象。(依木材收縮率規定,每公尺收縮八‧二九九公釐,屬正常範圍。)

「永興家具」江文義解說,若桌面有刮傷,小刮痕可自己上蠟維修,而大刮痕或凹痕影響觀瞻時,則須送回原廠處理。原廠處理時,會放大刮痕範圍,經多次拋光磨面,讓下陷或凹痕漸層與正常處平衡,然後重新補漆。畢竟面漆的色澤會因時間因素產生些許差異。@

摘自 《木家具台灣新意匠》   積木文化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新意匠木家具:點竹成金竹製名師椅
新意匠木家具:家具製程的縮影(上)
新意匠木家具:家具製程的縮影(中)
新意匠木家具:家具製程的縮影(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