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互動】嫦娥一號升空引發的聯想(3)

【大紀元10月31日訊】(新唐人熱點互動採訪報導)聯結收看

主持人:謝謝!那我們現在再接一下紐約宋先生的電話,宋先生請講。

宋先生:有個問題我想問一下,我就覺得現在在中國有很多老百姓心中有這麼一個想法。一談到中國的經濟發展,你看高樓大廈,北京、上海也很多,但是我就發現一個問題,北京、上海那些高樓大廈,我覺得跟老百姓沒啥關係,你看80%、90%的老百姓他不是說想住,他想也只能是看一看、想一想。

同樣針對這個問題,我就想問,這個嫦娥一號衛星發射跟我們老百姓的生活到底有什麼直接關係?有沒有關係?

主持人:謝謝,好,那可不可以請橫河先生回答一下?

橫河:中國政府曾經提出來說航天計劃有必要,其中它提出一個原因,就是美國航天局的航天計劃每投資1美元可以有5美元的收入,就是說它很快的轉向民用。我們可以看到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很多是美國宇航局當年發射衛星時開發的技術,這一點現在來說可能沒有甚麼很大的意義。

為甚麼呢?因為中國發射的是人家38年以前的技術。你要是把這些重複一遍,這些技術美國已經轉入民用了,你隨時可以買這個專利或有些專利都過期了,你都可以直接用。

所以早期開發的時候,美國航天技術基本上能作為民用的、老百姓能得到好處的,中國市場上也已經有了,所以你要想用這個來得到好處,我相信是沒有了。

另一個角度來說,中國發射衛星或是發射「嫦娥奔月」,我相信跟老百姓沒有很大的關係。因為我們曾經經歷過原子彈爆炸,第一顆「東方紅」衛星升上天,那個時候老百姓還不是餓著肚子?一點用處都沒有!對於一般生活的老百姓來說,沒有任何用處。

即使今天「嫦娥一號」、「神五」、「神六」升天了,跟老百姓的生活確實也沒有關係。但是反過來說,從「神五」、「神六」、「嫦娥奔月」的過程來說,我發現得到最大好處的實際上是中共統治集團。

因為在這個奔月宣傳過程當中,其實它主要是把這整個國家發展的登月或所有太空計劃的成果全部都算在中共自己的頭上。這個我覺得是一個很不合理的現象。

李天笑:我覺得跟老百姓也有關係,不是完全沒有關係。因為「錢」這塊大餅,國家的預算就那麼大一塊。「神五」就花了190億;「神六」是200億;這次「嫦娥一號」光繞一年就要14億人民幣,這個錢從那裏出來呢?歸根結柢還是從老百姓口袋裡掏出來。

主持人:就是犧牲醫療、教育、住房這些東西。

李天笑:比如說「希望工程」每年最多才2億人民幣,這一下就是10年、20年的「希望工程」的錢,全部都扔到太空計劃裏面去了。

本來很多中國亟需解決的問題:老百姓教育經費的問題、農村的醫療衛生、農民工的錢、拆遷戶補償、老年退休以後怎麼安排……等等,這些都需要國家拿出錢來的,但是這些錢、這塊餅就分到那邊去,所以說也有關係。

主持人:您說到這兒,其實像您說的這種情況,各個地方的確是需要錢,而且因為這種瓶頸使很多人不得不去上訪,然後走投無路。那為甚麼中共還要花這麼大的錢去發展太空科技呢?

橫河:我想發展太空科技最重要的因素,是因為中共歷來有這麼一種傳統,從它建政以來有這麼一種傳統,就是別人有的我們也必須有。另外它向老百姓宣傳,我們只有有了最尖端的比如說原子彈、衛星,我們才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這個其實是一個謊言,因為你想想看,全世界當年其實也就是3、5個國家有原子彈,剩下的那一百多個國家、二百多個國家都不是世界民族之林了?今天也一樣,能夠發展衛星也是極少數的國家,但其它的國家也都生存得很好。

但是作為一個大國來說,發展一定的太空計劃我也認為未嘗不可,但是問題就兩個:第一個不要過多的妨礙民生、民眾的生活;第二個不能把成果變成為共產黨歌功頌德的工具,這個就不好了。因為這畢竟是一個民族發展、一個國家的發展,用了全國的資源卻為共產黨歌功頌德。

我們舉個例子,這一次上去帶了32首歌上去,我數了一下將近有10首歌是專為共產黨歌功頌德的。你說上太空就上太空,弘揚民族精神你就弄點民族精神歌曲上去,對不對?你為甚麼要弄歌頌共產黨的歌上去?又不是共產黨花的錢、建的這個東西,共產黨自己還得花老百姓的錢。

李天笑:帶歌上去確實挺有意思。那時第一顆人造衛星放上去的時候就放〈東方紅〉,當時就有農村的農民講,我們放顆衛星上去有甚麼好處?那有人就告訴他,〈東方紅〉在整個宇宙播放,響徹整個宇宙不好嗎?他說,那我也聽不見啊!

這32首歌上去你放給誰聽?放給宇宙這些外星生命聽嗎?所有人都聽不到!共產黨用這個東西,搞科技這個東西,是有它的用處在那邊;但是用科技來為自己達到政治目的,我想這裏面就是一個問題了。

主持人:我記得1959年、1960年前後發射一顆原子彈,當時據說餓死了3千萬人,為了那顆原子彈的發射,就犧牲了很多人的生命,您覺得這樣值得嗎?

橫河:我從來都認為民生是第一位的,人民的生命財產,人民的基本生活是第一位的,從來就不認為當時的原子彈有多大的作用。到今天為止,我也不認為「神五」、「神六」真正能夠幫助中國在世界崛起,因為崛起這個概念本身就有問題。

其實這是國富還是民強?這個我們已經爭論了一百多年了。中共它特別強調的不僅是國富,而且是它自己富。而老百姓的生活如果不能夠得到改善,我認為這種登月是沒有很大意義的,對絕大部人的生活來說,沒有很大意義。

主持人:對不起,打斷一下。我們有一位德國易先生來的電話,我們接一下易先生的電話,易先生請講。

易先生:主持人安娜您好!兩位嘉賓好!我覺得中共探月衛星的發射,對大陸民眾的現實生活和切身利益不會有根本的改變,老百姓還要在中共統治下殘酷的社會限制中繼續掙札,和所有的面子工程、形像工程一樣,都是用來支撐共產黨統治合法性,減緩中國大陸越來越嚴重的社會矛盾和危機。

我們回顧一下中共統治大陸的半個多世紀,對自然資源和環境的嚴重破壞。今天的中國大陸已經被共產黨糟蹋得不成樣子了,應該說共產黨把我們子孫後代的飯都吃光了。

中共不但糟蹋地球上那塊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現在它又要打月球的主意。在我看來探月衛星的發射,更多的是體現民族的虛榮心和中共的好大喜功,看不出對人類科學進步的貢獻。

當西方社會在人類文明軌跡上快速發展的時候,中國人還在摸著石頭過河,重複做著那些幾十年前在西方社會已經發生過的事情。當生活在文明世界的人對自已民族的智慧和道德價值引以自豪而且受到普遍尊重的時候,中國人只能用共產黨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來填補記憶中的空白,和面對文明世界的那種失落感,這就是我的一點看法。謝謝。

主持人:好,謝謝易先生。各位觀眾朋友,今天我們的話題是從「嫦娥一號」升空引發的聯想,歡迎您打我們的熱線號碼提問或發表意見,我們的熱線號碼是646-519-2879,也歡迎中國大陸的觀眾朋友打我們的免費號碼4007128899-8996008663。

主持人:現在我們再接一下紐約楊先生的電話,楊先生請講。

楊先生:主持人好!嘉賓好!有個問題想問一下黃博士,剛才如果我沒聽錯的話,好像聽黃博士說從太空看銀河系,整個銀河系像一粒沙。據我所知,我們現在載人飛行好像還沒有到火星,就是說我們整個太陽系連這粒沙都不能算。想問一下黃博士,照我們目前發展的水平,要多久我們人類才能走出這粒沙子?謝謝!

主持人:好,謝謝!那請黃博士回答一下楊先生的問題好嗎?

黃祖威:好的,提這個問題我也覺得很有趣。我剛講完那個以後,我自己馬上在網上看到有一個叫做「power of ten」,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它就是您剛剛提到的,從銀河系一直往我們這太陽系拉、拉、拉,每次拉10倍,所以它叫做「power of ten」。

然後拉到一個葉子上面,從葉子再拉進去看那個細胞,然後從細胞再看到它的基因、原子、原子核啊等等,一直看下去是夸克,再下去也不知道還有沒有。如果你再往外拉,你就在太陽系,就是剛剛講的整個宇宙看銀河系,根本再往上是什麼你也不知道,所以你說怎麼能夠突破,我看是…人類大概是不太可能啦!

主持人:這個讓我們感到人類太渺小了!謝謝黃博士。各位觀眾,今天我們還有一位在線的嘉賓,他原來是國防科技大學畢業,曾經在西安衛星測控中心新疆測控站工作過5年的工程師,他的名字是徐海濤先生。請問徐先生在線嗎?

徐海濤:妳好!我在線。

主持人:徐先生,我們很想知道,對於中國衛星的研發,還有測試升空發射的這些人過著什麼樣的生活?您能不能跟我們大概講一下?

徐海濤:我原來是在新疆測控站工作,事實上在中國,特別是衛星發射也好、衛星測控也好,那些基地大部分都是在邊疆或是偏遠的一些山區,那裡頭自然環境也比較惡劣,生活條件也是很艱苦的。你說那些大學生他們到那裡去,當然你要說年輕大學生他喜歡去,那是不太可能的,他不會喜歡的。

主持人:但是這也是我想知道的一個問題,我們看到國內的新華社報導說,這一次科研試驗任務的主力都是2000年以後畢業的大學生。那我們聽說過去凡是參加這種航空、航天科研的人基本上進去就很難出來了,為什麼這些大學生他們要去做這些事情呢?

徐海濤:我剛才說年輕大學生他一般畢業以後,當然他不太喜歡去那種偏遠地方,生活條件差、環境又差。那麼為什麼也有人去呢?其實就有幾種情況,一種情況就是說,我們不排除有些大學生確實有一腔熱血吧,想報效國家,有這樣的一個理想。

但是他畢業分配的時候,就被告知說你去邊疆是沒問題的,邊疆這種偏遠地方你鍛鍊3年就可以輪換,輪換到系統內,輪換到內地、城市啊這些單位。結果你去了之後,你發現根本就不是這麼回事,你根本就別想走了,來了以後,去與不去就由不得你了。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平時一些老實巴交的,根本也沒有什麼後台、沒有什麼關係,走不了後門的,它就是強制性的把你分配到那裡去,你願不願意都得去,強制性的去。所以去的人都不是很主動去的,都是這種情況去的。

主持人:那我們也聽到一些年歲大的在這行業裡工作的說,他說:「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您能不能跟我們說一下,在那兒的生活、待遇,方方面面是什麼樣?一天的生活是怎麼過的呢?

徐海濤:剛才講的「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這種確實就是相當多的、在邊疆從事科研的那些人的一個真實寫照吧!因為他年輕的時候去了以後,他也出不來嘛!出不來的話那就在那兒幹,又只能在當地娶妻生子,然後就是這樣一直幹下去。幹到老了以後,你幹不動了就不能幹了,不能幹,你的孩子在那裡,你也不容易出來,真的就是一直在那裡奉獻了。

那麼像我們在科工站的這種生活,因為這種科工基地都是軍隊系列,你科技人員除了你平時要花時間去搞你的技術,另一方面你還得服從軍隊裡面強制性的各種條條框框的東西。

你比如說…一天上班肯定是8小時,那連下班之後的那個時間都規定了你必需要幹什麼。比如說你必需要參加一個小時的政治學習,那你就什麼都不能幹,就一個小時的政治學習,你連在機房裡面待著都不行。那麼還有體育活動,說起來也好笑,連體育活動都有規定你必需玩什麼,比如這個小時你必需打球……

主持人:如果他不想打也要去打嗎?

徐海濤:那個小時它有專門負責檢查的那些人,他就到各個宿舍也好、機房也好、設備室也好,去看有沒有人在裡面待著。有的話就要你出去,你必需在這個時候出去打球,就是這個樣子。

主持人:那你說我想看看書,不可以嗎?

徐海濤:沒有沒有。在這種地方,你很難有自己能夠自由支配的時間,就是什麼都是強制性的,很難提供一個讓你能夠真正全身心的去投入你的技術開發這樣一個機制,這個機制是很難的。

主持人:那如果你到那兒去了3年、5年,你覺得在那兒幹著,實在是不想幹了的話,你有什麼辦法能出來嗎?

徐海濤:那當然你去了以後,一般你是走不了的,有的人就是…因為部隊它可以以申請轉業的方式,那麼你申請轉業也不是說你申請就能批的。而且在這個部隊裡有這種說法說,你越想走越不讓你走;你不想走,有時候還說不定讓你走了,就是這樣的說法。

那有的轉不了業怎麼辦?他就想辦法弄一個什麼肝炎、比較重的傳染病之類的那種證明吧,弄到這個證明之後也許會讓你轉業。那還有的連這個都弄不到的,有些人他實在是……

據我知道,我有一個校友是很聰明的一個等級的,他也是很有才華,但是他實在是適應不了那種機制和環境,他申請轉業又不讓申請,然後考研究生也不讓他考。那後來沒辦法他就跑了,那跑走了,在部隊上就把你當逃兵這樣子,所以後來就被抓了,抓回來就把他送到軍事法庭去判刑,這樣一個人就毀掉了,這樣一個其實很有才華的人,很可惜。

主持人:所以要從事這個…今後在中國從事這個行業還真的要好好想一想,謝謝徐先生。

(待續)

(據新唐人電視台《熱點互動》節目錄音整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熱點互動】中國到底通貨膨脹了嗎?
嫦娥一號停轉將調整姿態
嫦娥一號火箭殘骸砸中民居 賠償兩萬元
【熱點互動】《激流中國》引發震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