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余曉紐約報導)10月27日下午﹐紐約中華文化論壇在公立容閎小學大禮堂舉辦本年度冬季學術研討會﹐討論「為甚麼孔子再放光芒與展望中國的未來」等題目。幾位專家的精彩演講贏得現場觀眾陣陣掌聲。
本次研討會由海外華人新文化運動協會總會﹐紐約琴棋書畫會﹐國際中華藝術品收藏家協會三大團體共同主辦﹐主講人包括紐約大學終身教授熊玠﹐中國交通大學訪問教授賴尚龍﹐著名評論家劉實等。
紐約大學終身教授熊玠在演講中說﹐孔子再度發放光芒﹐是因為孔子的思想再度被認證為對中國現今社會的發展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熊玠說﹐具體有三個原因﹐第一經過毛澤東的文革大搞「不破不立」﹐結果只破不立。因而摧毀了一般人對共產主義喪失信心。從此造成精神空虛。遂令很多年青人無所適從﹐有的人盲目崇外。
第二﹐鄧小平改革開放雖帶來一些成果﹐但由於發展奇快﹐造成財富分配不均﹐有報導稱2002年不到0.5%的人口擁有了全國財富的70%。於是造成了尖銳的「相對剝削感」。這個再加上自改革開放以來在民間所產生的一個期望不斷提昇但無法滿足的問題﹐是社會動亂的源泉﹐到了可怕的地步。
第三﹐由於物質發展與教育配套跟不上﹐造成普遍的拜金主義﹐再加上貪贓枉法﹐人慾橫流﹐法紀無存﹐使全國精神空虛更加嚴重。
因此﹐有絕對必要將傳統文化找回來。中國之復興與再起﹐一定須先作世界文化大國。在孔子思想和教誨與儒家文化的熏陶下﹐中國的未來﹐將是以孔子的「和諧」代替階級鬥爭的社會。
熊玠還強調說﹐共產黨說孔子的儒家思想是為封建王朝的統治服務﹐這是不對的。其實孔子崇尚「有教無類」﹐而不是愚民政策﹐所以這一點上﹐有些大陸學者是大錯特錯的。
中國交通大學訪問教授賴尚龍在研討會上演講「中國的發展策略和儒家思想」題目﹐賴尚龍說﹐自己在40年前的文化大革命中砸孔府﹐40年後宣揚孔子思想。 中國人需要建立新的價值觀﹑人生觀﹐要吸收甚麼和放棄甚麼是值得大家探討的問題。
前聯合國翻譯官﹑資深評論家劉實則論述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一原則在現代國際關係中的現實意義。
新文化運動總會主席陳本昌﹐原中華公所主席陳玉駒﹐紐約琴棋書畫會董事岑灼槐也到場發言﹐紐約琴棋書畫會會長、研討會主持人梅振才在研討會上言談幽默生動﹐現場聽眾與專家們互動熱烈﹐與會者均希望社會和家庭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重視道德教育﹐並傳承給年輕一代。(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