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反腐,難!

作者:Krishna Guha 翻譯:梁艷梅

【大紀元1月9日訊】世界銀行(World Bank)下屬的獨立評估小組12月7日表示,由於發展中國家內部存在阻力,世行行長保羅-沃爾福威茨(Paul Wolfowitz)倡導的一系列雄心勃勃的反腐行動往往無果而終。

評估小組呼籲世界銀行,「對那些與治理有關的改革進行更為實際的政治經濟評估」。該小組表示,只有在具備強大且廣泛的國內政治支持的情況下,增強公共部門機構責任心的改革才會奏效。

評估小組認為,如果在發展中國家內部缺乏這種支持,世行應該收縮焦點,支持那些減少腐敗機會的監管改革。儘管世行為公共部門改革舉措投入了大量財力和人力,但在多數此類國家,這些努力「尚未轉化為治理質量的改善」。

沃爾福威茨的反腐敗努力在9月份曾遭受打擊,當時,幾個援助大國強迫他同意,在他作出任何具體決定,對腐敗嚴重的國家削減貸款之前,須與世行執行董事會協商。

在更加廣泛的層面,這個獨立評估小組發現,其調查的世界銀行的國別戰略中,近半數戰略「目標過高」——要麼試圖完成太多任務,要麼沒有結合當地的政治現實。

報告指出,儘管多數發展中國家在最近幾年都取得了一定的增長,但生活在絕對貧困中的人口依然很多,超過10億。報告敦促世行做出更多努力,確保窮人能夠真正從經濟增長中受益。

報告列舉了大量例子,包括馬達加斯加和格魯吉亞--世行幫助這些國家制定了實現經濟增長的政策,但沒有為窮人創造就業機會。評估小組稱:「如果戰略目標只是促進整體增長,可能會錯失更為有效的減少貧困的機會。」

報告敦促世行「關注於經濟增長的本質」,消除那些阻礙窮人參與經濟增長的各種障礙。評估小組特別批評世行,未能提出有效戰略,幫助減少許多國家的農村貧困問題。

評估小組表示,世行應避免用割裂的思維考慮問題,而是應該多方面入手。例如,可以通過改善婦女受教育狀況,幫助降低兒童死亡率。

評估小組警告稱,迅速產生結果的壓力——例如,需要完成聯合國(UN)的千年發展目標(MDG),到2015年前實現貧困人口減半--「可能會轉移人們對結果質量的關注。」

--原載:英國《金融時報》,2006年12月11日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但窮人變得更窮
金融機構為窮國提供債務管理工具
世界銀行:全球經濟來到轉折點
世銀:全球經濟趨緩進入危險轉捩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