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7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 阿塔卡馬——這塊相當於2個意大利面積的地區,是地球上最接近火星的自然環境。研究阿塔卡馬沙漠多年的美國地理學家克里斯‧馬凱表示,無論在南極、北極或其他沙漠,鏟起一塊土,總能發現細菌,但是在這兒,你什麼都找不到。由此可知,在這片荒瘠、強酸性的土壤上,甚至連細菌也不能存活。
造成這一切的原因,其中一部分是因為缺水。這裡是地球上最乾燥的地方,每十年的降雨量,只能用毫米來度量,而在沙漠的某些部分,已經數百年都沒有出現過絲毫的降水跡象,阿塔卡馬沙漠因此而被稱為世界「旱極」。
全城沒有排水設施
阿塔卡馬沙漠寬160公里、長1000公里,瀕臨太平洋,按理說不會乾旱,但是沙漠北部緊挨的安地斯山脈如同一道屏障,阻擋了亞馬孫河的潮濕空氣南下。另外,這裡盛行與海岸平行的離岸風,又是秘魯寒流流經之地,沿海空氣與寒流表面接觸,下層冷卻,水汽只能成霧,而難以升至高空凝雲致雨。
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這裡卻生活著100多萬以上的人口,當地村民發明了「用網捕水」的辦法,就是利用一套套稠密網幕,這些密網懸掛在一列列的壕溝上,當濃霧在網表面凝聚時,水滴就落入溝中,然後再由管道流入村莊中,這樣就可以輕而易舉的捕捉飛躍過山峰上的濃霧。
|
座落在智利北部阿塔卡馬沙漠2600公尺高山頂上的帕拉那天文台(Paranal Observatory),擁有四部8.2公尺口徑大望遠鏡(Photo credit should read MARTIN BERNETTI/AFP/Getty Images) |
|
|
從遠方眺望帕拉那天文台的大望遠鏡,它們分別是太陽 (Antu)、月亮 (Kueyen)、南十字 (Melipal)、及金星 (Yepun) (Photo credit should read MARTIN BERNETTI/AFP/Getty Images) |
|
「旱極」阿塔卡馬沙漠成為智利旅遊勝地
在「旱極」阿塔卡馬沙漠裡還有一片區域,其地理構造如同月球一樣,因此被地理學家賦予了一個美麗的名字:月亮谷(Moon Valley)。月亮谷位於沙漠裡的山谷之中,它是世界最乾燥的地方,全年降雨量是零,在荒寂的沙漠裡,蘊藏了豐富礦產資源,如峭石、硫磺、銅礦,人們可以在那裡欣賞美麗的落日和由鹽滲透、侵蝕而成的天然雕塑。因為環伺邊緣的高山,是紅色堅硬的鹽山石,月亮谷名稱的由來是,它地面上的紅色鹽山石,經過長期的沙漠風吹的雕琢,像月球表面一樣,坑坑洞洞的,當月亮從沙丘的稜線升起,谷中崎嶇地表上的鹽山石,在月光的照耀下,顯得光彩奪目。
|
從月亮谷山頂眺望月亮(Photo credit should read MARTIN BERNETTI/AFP/Getty Images) |
|
|
遊客照下月亮谷的倩影(Photo credit should read MARTIN BERNETTI/AFP/Getty Images) |
|
|
阿塔卡馬鹽沼位於海拔2,300公尺,面積約320000公頃,一些鳥類例如智利紅鶴(Chilean Flamingo)等飛越過當地(Photo by MARTIN BERNETTI/AFP/Getty Images) |
|
|
兩名男子在阿塔卡馬沙漠壁畫前,從壁畫中可見阿塔卡馬沙漠的奇特景觀,該壁畫位於智利聖地牙哥(Photo credit should read MARTIN BERNETTI/AFP/Getty Images) |
|
|
一對新婚夫妻在月亮谷留影紀念(Photo credit should read MARTIN BERNETTI/AFP/Getty Images) |
|
飛躍阿塔卡馬鹽沼的智利紅鶴(Chilean Flamingo) (Photo credit should read MARTIN BERNETTI/AFP/Getty Images) |
|
一名太空人從帕拉那天文台的望遠鏡下走過(Photo by Martin Bernetti /AFP/Getty Images) |
|
|
一群旅客在月亮谷的沙丘上行走留影(Photo by Martin Bernetti /AFP/Getty Images) |
|
|
從卡拉馬通往阿塔卡馬的公路奇特景色(Photo by Martin Bernetti /AFP/Getty Images) |
|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