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劉菲洛杉磯報導)活躍於南加州主流與華人社會,曾任聖瑪利諾市的學區教育委員會主席的吳雷洛美女士帶著新書《阿姨媽媽》,於9月23日下午在聖蓋博市御珍樓旁的加州比薩餐廳與讀者見面。同時出席新書發表會的還有雷洛美的好友,演藝界名人張艾嘉。兩位都經歷了家庭重組而又在事業上十分成功的女性向大家分享了她們作為阿姨媽媽的心路歷程。
《阿姨媽媽》封面。 (大紀元記者劉菲攝) |
當今的社會隨著離婚率的升高,重組家庭也變得越來越多。19年前,獨居美國的雷洛美帶著與第一任丈夫所生的女兒與現在的先生吳廣超和他的一兒一女組成了一個新的家庭。《阿姨媽媽》這本書就記錄了他們這個重組家庭19年來所經歷的風風雨雨和她從中獲得的經驗與智慧。
為什麼叫「阿姨媽媽」
張艾嘉是雷洛美在讀國際聖心女中時相識的,從此做了幾十年的死黨。據雷洛美介紹,「阿姨媽媽」是同樣做了後母的張艾嘉的建議。因為中文對stepmother(後母)沒有好聽的名字,在家裏,先生的孩子經常叫她們「阿姨」, 而實際上她們又承擔著媽媽的角色,「那麼就叫『阿姨媽媽』吧,至少聽起來可愛多了!」
上帝的啟示
雷洛美說人生有兩個老師,一個叫順利,一個叫艱難。艱難是個好老師,處理好了就是財富,處理不好就變成災難。當她剛做了一個月的阿姨媽媽時,因為不習慣於三個孩子之間頻繁的爭吵,她總是管這個罵那個,還不斷向先生抱怨。就在打算要和先生簽字離婚之前的一天,她偶然打開電視,正巧裡面在放一個叫「繼親家庭」的節目,說到一般繼親家庭要經過3到5年的磨合才能逐漸走向穩定。她恍然悟到這是上帝在提醒她不要操之過急。想通之後當孩子們再爭吵起來,她就躲進房間聽聽音樂或泡個熱水澡,出來再看,孩子們已經和好如初。
作「阿姨媽媽」要厚臉皮
在講到要主動進入繼子女的生活,把自己當成他們中的一分子時,雷洛美舉了一個小小的例子。一次和先生和他的兩個孩子逛街,兒子走在最前面,她和先生手拉手邊走邊聊,突然女兒從身後迸出將他們緊握的手拔開,用自己的小手握住了爸爸的手,當下雷洛美就想加緊步子向前走,但是念頭一轉又心平氣和地用被甩開的手拉起女兒的另一隻手,任她想掙脫也不鬆開,同時若無其事地繼續與先生聊天。女兒走了一會兒覺得沒意思就跑向前和哥哥玩去了。所以做阿姨媽媽有時也要厚臉皮,不要因為孩子一點小小的挑戰就氣餒。
雷洛美和張艾嘉都談到處理好家庭矛盾的關鍵是要真心為孩子著想而不求回報,這樣反而會得到他們的愛與尊重,同時生活會給你帶來意外的驚喜。一本《阿姨媽媽》,希望能成為繼父母們的參考。◇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