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田宇編譯)9月9日至14日,現任教皇本篤十六出訪德國巴伐利亞州故鄉,旅程包括他的出生地馬克特爾,以及求學和工作過的慕尼黑、弗萊辛和雷根斯堡。教皇精通英、法、德、意大利、西班牙和拉丁語等多種語言,學識淵博,記憶過人,尤其以能引經據典、自由演講著稱。本文選譯教皇此次故鄉行的部份公開演講片斷。
關於信仰與責任
「我們彼此負有責任,我們的責任是要使正義和愛在世界上佔優勢。……愛別人首先應該注意的就是關心正義的事,這是信德和愛德的試金石。」“……讓我們祈禱,使正義和愛成為決定世界秩序的力量。」
「信仰是希望,是我們有一個未來而不跌落的保障。」
「信仰並不是要叫我們恐懼害怕,而是要叫我們有責任感。我們不能浪費我們的生命時光,也不能妄用生命,更不能把生命據為己有。面對不正義,我們不能無動於衷,好像與不正義同流合污,甚至成了不正義的同謀一樣。我們必須意識到自己在歷史中的使命,並努力實踐這個使命。我們不要恐懼害怕,但要有責任感,關心自己和整個世界的得救,這是必須的。」
關於傾聽和與神溝通的能力
「因為所謂的聾子,不僅存在著使人脫離社會生活的肉體生理上的耳聾,也存在著心靈上面對天主的聽覺的衰弱,今天這種疾病的患者更多。由於有太多不同的聲音頻道佔據了我們的耳朵,因此我們再也聽不到天主的聲音。凡是有關於天主的話,我們總覺得那是科學時代以前的話,不再適合於我們這個時代。就因為我們對天主的聽覺衰弱,甚至耳聾,所以我們失落了與天主交談的能力。就這樣,我們便缺乏了重要的領悟能力,我們內在的感應能力已經陷入熄滅的危險,它和外界事物的關係幅度被大大地限制了。於是,我們的生活環境視野便陷入危險之中」。
關於知識、技術和工具
「……如果我們只給某些地方的人民帶來知識、技術和工具,我們帶去的實在太少了,因為暴力會很快地突然出現,而毀滅和殺人的能力將成為奪取權力的能力,權力本來是要為人服務,給人帶來益處的,卻永遠無法如此實現。就這樣,國家社會修和的理想、追求正義和友愛的努 力、都將漸漸遠離」。
關於寬容
「我們所迫切需要的寬容是敬畏天主,尊敬別人視為神聖的事物。」
關於生命
「我們的一生都是在旅行,逐漸向未來走去。我們願意找到正確的路:發現真正的生命,不陷入死胡同或沙漠中。我們不願最後說:我走錯了路,我的生命失敗了,過得不好。我們願意為生命而高興;我們願意如耶穌所說的『有豐富的生命』。」
關於科學的局限
「自從啟蒙主義誕生以來,至少有一部份科學努力設法解釋世界的現象,好使天主變為多餘的,而且對我們的生活也是無用的。可是每當科學幾乎要成功達到這個目標時,總會清楚的發現不對勁,是計算錯誤了!的確,有關人的問題事物,如果對天主忽略不計的話,總會出錯。有關世界和整個宇宙的計算,要是對天主忽略不計的話,也同樣要出錯!」
關於宗教與暴力
9月12日晚間,教皇在雷根斯堡大學引述了德國明斯特的特奧多爾‧闊利教授出版的一本對話集中的故事。這本書中記錄了拜占庭一位有學識淵博的皇帝馬努埃爾二世1391年在安卡拉的冬營與一位波斯智者的對話。
「皇帝清楚的知道,在古蘭經二,二五六中寫著:信仰不可強制——這是一部早期的經書,成書的時候穆罕穆德還沒有權勢,自己也還生活在危險之中。但是,皇帝當然也知道後來的古蘭經中關於聖戰的說法。……皇帝以一種鮮見的、直截了當的態度向他的談話夥伴提出了有關宗教與暴力之間關係的核心問題。他說:『告訴我穆罕默德帶來了甚麼新東西, 在他的教義中,你只會看到這些不好的、非人性的東西, 比如他規定人用劍來傳播信仰。』皇帝闡述了為甚麼用暴力來傳播信仰是毫無意義的, 因為這違背了上帝和靈魂的本質。『上帝不喜歡血腥,不理智的舉動有違上帝的本性。信仰是靈魂的,而不是身體的果實。想把別的人向信仰方向引導的人,需要的是善言和正念,而不是暴力和恐嚇……。一個人要想說服一個理性的靈魂,不需要他的手臂和打人的工具,也不需要其它能用來以死來威脅別人的方法。』」
[註:因教皇在這段講話中引用了對穆罕默德的負面評論,引起伊斯蘭教國家的抗議。對此梵蒂岡發言人隆巴爾迪神父解釋說:「教皇所關心的是以明確而堅決的態度否定以宗教的名義實施暴力。教皇無意深入探討聖戰和伊斯蘭教徒對聖戰的想法,同樣,他也無意傷害伊斯蘭教徒的情感。相反,他在演講中清楚的警告西方世界,不可輕蔑神,不可把嘲笑神聖事物的輕蔑態度錯誤的當作自由的權利。」他說,教皇的意思很清楚,他希望人們尊重其它宗教和文化並持有一個願意與其對話的態度,對伊斯蘭教也不例外。](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