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亞股具資產配置條件 價值不容忽視

標籤:

【大紀元9月1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錢怡台北十六日電)亞洲區域經濟成形,愈來愈受到外資重視,富達投顧指出,亞洲不包括日本地區的各國股市相關性偏低,提供投資者資產配置的選擇,再從整體亞洲地區的成長潛力綜合股市的評價來看,亞洲股市的投資價值不容忽視。

富達投顧指出,亞洲除日本以外地區國家的股市市值佔MSCI全球指數約僅佔4.8%,股市市值佔GDP比重相對全球主要資本市場低,但是亞洲各國股市相關性偏低,因此提供亞股之間資產配置的條件。

富達表示,台股與亞洲各國股市相關係數最高的是香港恆生指數,但也僅有0.48,其餘南韓、吉隆坡、曼谷、新加坡、雅加達、上海B股與孟買等股市之間相關係數都低於0.48,可見亞股之間綜合搭配所具備的低相關連性,是資產配置必要條件。

分析各國股市未來的潛力,富達投顧表示,亞洲經濟從1985年至2005年,區內各國的出口成長超過990%,貿易的成長速度驚人,而區域內貿易的熱絡促進內需的成長,使中國、印度、香港、新加坡、台灣、南韓、馬來西亞、印尼、泰國,在過去三年中的經濟成長率皆高於世界平均水準。

這種由區域貿易帶動的經濟成長,有別於過去依賴中央政府計畫經濟式的傳統經濟模式,使得整體亞洲長遠的經濟更具發展潛力。

根據世界銀行的預估,在2010年之前亞洲的建設費用預算還需要1兆美金,事實上,亞洲金融危機後,亞洲企業節制資本支出,並專注在獲利提升與改善資產負債表示,富達投顧表示,亞洲企業致力改善財務體質,使得亞洲地區的股東權益報酬率在近幾年迅速揚升,進而增加股市的投資價值。

富達投顧認為,新加坡在走過經濟低潮期後,已展現新生命力。從產業面發展觀察,曾經在1999年占新加坡出口高達60%以上的電子產品,面臨中國強大的競爭威脅,利用中國在智慧財產權的弱勢,以及新加坡完善的法律系統,有效提供高科技產業的競爭優勢,現在新加坡出口到中國的比重提升,其中在生化與製藥產業的競爭力更大幅提升,製藥龍頭如Pfizer、Novartis、葛蘭素史康在過去三年已經在新加坡投資超過7億美金,並且計劃在2008年前再投資10億美元。

除新加坡外,富達投顧表示,今年第一季外國直接投資東協較去年同期躍增90%,達到140億美元,其中的50%外資是來自美國、英國、日本、法國、芬蘭,主要是流入就新加坡、印尼、泰國、馬來西亞,而製造業是最受外資青睞的產業。

相關新聞
李家同:不要再強調「高科技」了
李家同:電腦操作系統就像柴米油鹽
【家有胖老公】:我瘦了
『黃友輔測字占卜』(6) 最近我和朋友間的人際關係好不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