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財長促中國全面經改負大國責任

標籤:

【大紀元9月14日訊】(美國之音記者:田野2006年9月14日華盛頓報導)美國新任財政部長保爾森在訪問北京前夕發表講話,敦促中國推動全方位的經濟改革,擔負起世界大國的責任。有分析認為,中美要建立更和諧的經濟貿易關係,雙方都應當做出調整。

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定於下星期四和星期五兩天訪問北京,隨行的還有布什總統的國家經濟委員會主席哈伯德,足以顯示這次北京會談的重要性。

保爾森星期三在華盛頓就國際經濟形勢發表講話時特別談到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越來越大的影響。他表示,美國擔心的不是中國超過美國,而是中國不能繼續推進改革,解決所面臨的多種嚴重問題,保證經濟的持續增長。

*中國與美貿易常受指責*

保爾森說,這些問題包括提升和改革農業經濟,建立符合需要的退休金制度和其他社會保障網絡,發展資本市場,使之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放開經營的匯率制度,提高資本配置的效率,實現經濟的平衡與持續發展。預計,保爾森下星期在北京將向中國領導人強調這些問題。

近年來在美中貿易和經濟摩擦中,中國經常是受指責的一方。美國批評中國人民幣幣值過低、保護知識產權不力、市場不夠開放和傾銷商品等等。

北京民營的企業研究所所長張曙光在接受中文部記者採訪時指出,為解決貿易收支失衡問題,美國和中國都應當做出調整,而美國的調整更加重要。至於中國匯率調整對美國的意義,張曙光認為,並不如人們想像的那麼重要。

張曙光說:“中國現在的匯率應該再調整,步子似乎可以再大一點,但這不能解決美國的問題,他現在兩個赤字的問題很大,貿易赤字7千億,財政赤字4千億,這恐怕是有問題的。”

*人民幣匯率調整市場作用不大*

中國去年對人民幣匯率進行調整,使人民幣幣值小幅上升,並規定了浮動限制。但這仍舊是政府的決策,看不到市場在其中起了多少作用。在談到這個問題時,北京民營企業研究所所長張曙光說,中國正在朝著減少政府干預的方向努力,但不可能一蹴而就。

張曙光說:“其他國家也有一些干預的辦法,但中國市場化進程晚,中國匯率政府干預的程度大,這是事實,現在中國在朝這個方向走。比如浮動幅度,原來規定千分之三,最近到百分之一,儘管還是一種控制,但活動的幅度大了。中國現在的條件不可能一下子全部放開。”

*保爾森任財長有利美中溝通*

有分析指出,保爾森出任財政部長之前曾以高盛投資公司總裁的身份訪問中國70次之多,對中國有更全面的瞭解,這有利於美中政府之間的溝通。美國國際經濟研究所的中國問題專家拉迪說,中國人最不喜歡給人一種迫於外部壓力而採取行動的印象,所以保爾森以較為溫和的態度與中國打交道,應當有利於緩和前任財長斯諾一味以強硬態度敦促中國放開匯率而形成的緊張氣氛,從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北京民營企業研究所所長張曙光分析說,中國改革進程是從商品市場化開始的,但由於客觀原因,生產要素市場化則滯後了一些,現在應當加快生產要素市場化的進程,才能使市場的發育更加完善。

相關新聞
布希:中美貿易不平衡問題「很麻煩」
人民幣匯率与中美貿易摩擦
布希籲中國針對經貿問題採取行動
中美貿易順差去年擴至1140億美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