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1日訊】(美國之音記者:申華錢衛2006年8月31日華盛頓報導)中國政府目前正在通過公開和秘密手段加緊對國內非政府組織的控制。中國問題專家認為,中國加強對非政府組織的控制,反應了中國國內社會矛盾的進一步加劇。在中國並不存在西方意義上的真正獨立的非政府組織。
*審計財務 約談中國僱員*
路透社和美聯社的消息說,中國政府一段時間以來正在加緊對國內所謂非政府組織的控制。去年12月以來,政府首先開始審計這些非政府組織的資金來源,尤其是那些接受外國資金捐助的中國非政府組織。另外,被政府認為在工農民眾中具有影響力和組織力的民間非政府組織尤其成為審計的重點。
在北京出版的《中國發展簡報》是一家專門追蹤中國非政府組織發展動態的雜誌。該刊物的創始人兼主編高揚說,中國目前登記註冊的非政府民間組織大約有三千個,其中大約三分之一,即一千多家組織接受境外資金。中國政府因此首先把審計的重點放在這些組織上,試圖弄清楚它們受外國控制的程度。
高揚日前在北京說,除了財務審計手段外,中國政府還派國家安全特工通過找非政府組織中的中國工作人員談話進行調查,並且還警告接受調查的人嚴格保密,不要對外聲張。
*由來已久*
獨立政治評論員程曉農在接受採訪時說,中國政府歷來控制非政府民間組織的活動,目前的有關情況動態報導只是把這種控制公開化了。他說:
「(中國)國家安全部對涉外活動的常規監控被公開化了,對在中國的外國機構,從記者到使館,然後再到公司,再到留學生,再加上這些所謂非盈利機構,都實行監控。中國有一整套嚴密的監控制度。因此,對非盈利機構的監控,對瞭解情況的人並不意外……外國的非盈利機構的中方僱員都在中方的監控之下。有些人還要向安全部報告他們的工作情況。
*為何嚴防?*
程曉農認為,中國目前加緊對非政府的控制反應了中國國內社會矛盾的加劇,是社會矛盾,社會不滿逐步尖銳化的表現。他說,中國社會兩極分化已經定型,並且達到了危險狀態。政府在控制局面缺乏信心的情況下才會採取這種嚴加防範的措施。
*防止顏色革命?*
報導援引《中國發展簡報》主編高揚的話說,中國政府對國內非政府組織的控制還具有深刻的國際背景。前蘇聯地區的烏克蘭、格魯吉亞以及吉爾吉斯斯坦近年來不斷出現由非政府組織推動和組織的社會變革運動。美聯社說,中國政府擔心自己的獨裁統治會受到類似威脅,為防止類似政治動盪在中國重演,因此主動加強了對國內非政府組織的控制。
另外,程曉農在接受採訪時還闡述了一個根本性問題,即中國到底有沒有西方意義上的非政府組織。他認為,中國並不存在西方意義上的非政府組織。程曉農說:
「實際上中國政府有明確的涉及非政府組織,也就是民間社團的註冊法規,法規禁止民間社團自由發展,任何民間機構註冊,必須要找一個官方機構掛靠,由官方機構出面為它申請,而且必須接受官方機構的領導。中國不存在完全獨立的,自由發展的民間機構。中國沒有西方國家理解的這種獨立的非政府組織。」
*震慑效應*
報導說,中國對所謂非政府組織的控制已經在這些組織中間產生了震慑效應,給近年來迅速興起的中國非政府組織運動潑了一盆冷水。消息說,中國凍結和停止了非政府組織註冊。大部份中國的非政府組織面對政府逐漸收緊的控制措施,大都在採取「自律」和「自我清理」措施,並且活動上逐漸保守和嚴謹。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