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9日訊】【記者張羽良/綜合報導】地球溫室效應讓海水溫度升高的影響正逐步浮現,一些平時生長在亞熱帶比較溫暖海域的魚類,現在開始游到溫帶比較冷的海域,原因是這些海域的水溫升高,不再那麼冷了。此外,由於今年夏天異常炎熱,大批水母入侵地中海沿岸水域,導致數萬名弄潮客慘遭刺螫。
一個英國人最近到英國東北部海邊釣鮭魚,他划船出海2公里,就意外釣上來一條1.8公尺長,26.3公斤重的劍魚,讓他大吃一驚,因為劍魚生存在北大西洋、太平洋和地中海,不會游到北海。這名釣客說,顯然北海水溫已經升高,這條劍魚才能游到這裡。
地中海沿岸水域更遭大批水母入侵,西班牙部份海灘因而關閉,西西里及北非一些海灘區也是水母意外頻傳,今年入夏以來,起碼有3萬人被水母刺螫。海洋生物學家表示,由於今夏異常炎熱,海水溫度比以往高,適合水母生長,再加上過度捕撈漁類,使得向以水母為食的水中生物如鮪魚銳減,造成水母數量大增。
專家指出,被地中海水母刺螫不會致命,不過,有些人會有過敏反應,如果被水母螫到,只要用鹽水沖洗,然後以冰袋冰敷,應該就無大礙。
入夏以來美國各地氣候反常,尤其是加州、亞利桑那和新墨西哥州等地氣溫高達華氏3位數,令許多人感受到「溫室效應」已經登堂入室。月前由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擔任製片的「不安的事實」(An InconvenientTruth),正因題材選擇能反應時事而大受歡迎,並在北美地區成為熱門話題。
該片提醒觀眾,地球溫室效應所形成的危害將影響到每一個人。一些比較關心生活品質、並且具有環保概念的人紛紛走進在紐約、洛杉磯、費城等大都會才有的紀錄片電影院,希望從「不安的事實」裡瞭解到事實的真相。
科學家研究證實二氧化碳等溫室效應氣體增加,是熱浪持續升高的主因,而發電、汽車與飛機是溫室效應氣體的三大來源,尤以發電為最, 2004年英國曾統計發電排放的氣體,占當年英國所有溫室效應氣體的4成。
酷暑中大家都躲在冷氣房裏,共同創造更高的溫度,看來短期內溫室效應仍會是人類一個難解的習題。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