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7日報導】(據中廣新聞彭清仁報導)農曆7月半幾乎各公司行號或是公家機關都會祭拜陰間的好兄弟,祭拜好兄弟一定會用到香燭,不過近來年大陸和東南亞製造的香,挾著價格低廉的優勢,大舉佔據台灣市場,但由於「進口香」品質不穩定,經常點到一半就自動熄掉,也讓不少消費者心理毛毛的。
農曆7月是國人除了過年之外,使用香燭最多的月份,尤其農曆7月十五的中元普渡,為了讓陰間的好兄弟能夠享用祭品,吃飽喝足之後不作祟的滿足離去,除了豐盛的祭品外,祭拜的香也在供桌兩旁往外插,沿途導引好兄弟前來享用祭品,而近年來由於台灣的工資、材料都大幅上揚,不少台商紛紛轉往東南亞或是大陸設立香燭工廠再回銷台灣,由於價格便宜很快的就佔據了台灣的市場,尤其不少大賣場更是搶中元節的商機,香燭紙錢也成包的放在貨架上,的確符合現代人講求效率的特性。
不過不少消費者卻發現,進口的香往往燒到一半就自動熄了,儘管拜拜的人口裡不說,但在農曆7月,每個人心理上總是毛毛的,原來這種現象並非靈異傳說,而是香的配料、材質,或是受潮所致,台灣各地不少老字號的香燭店,有些甚至是百年老店,對東南亞或是大陸的香大舉入侵,仍然是老神在在,並且強調香的配料每家不同,燃燒出來的味道也不盡相同,真的是一分錢一分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