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就有桃花源(12)使命感與死命趕

第二章之5
游乾桂
font print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有人說,上帝是公平的,終其一生我們所得會一樣多,有人物質豐富,有人精神滿足;有人有錢,有人有閒;有人平凡,但細水長流,八十歲用盡一生,有人出色,才華揚溢,四十歲便走入谷底,誰好?

人都有使命感,或者願望,但不必死命抵達終點,八十歲才到的終點,四十年便用韾,就死命趕。

人生事急不得的,大器晚成勝過少年得志,水到渠成優於光芒萬丈,我也有使命感,但等待一生一世的圓潤,不急,真的不急。

這個世界並非非我不可,事實上,缺誰都一樣,少了你地球還是照轉不誤。
宇宙恆河裡,人永遠只是一個過客。

有誰,沒誰都改不了,一天廿四小時,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宿命,使命感往往是自欺欺人的技倆。

時間是淘汰者!

這話我很理智的把它掛在心上,它淘去了王候將相,英雄豪傑,還有你我,沒有人可以在時光的轉輪裡倖存,我們唯一能做的只有擁抱當下的一切美好。

使命感,在我看來彷彿噩夢,不切實際把人生輸掉。
做得到才是夢。
做不到的就是噩夢。
根本是空中樓閣的想法,就是騙術了。

現代人一直活在騙術裡,默唸符咒,就能神功蓋世,有人信;醍醐灌頂,便能百毒不侵,也有人信;天天自轉三十六圈,靈到病除,還是有人信;喝一口水便瘦,看香灰中樂透,十八歲賺一億,只要你想得出來,說得出口,再怪,都有人信。

你我都得了解,年紀是人生關鍵,年紀不同,使命也就有所不同了;比方說,二、三十歲,忙一事沒有錯,忙來攝浮氣;但七十歲便該閒了,閒來度餘年。

二十歲者的使命是讀書,三十歲者的使命是工作,四十歲者的使命是過生活,五十歲者的使命則悠哉遊哉,爬山涉水了,到了六十歲還為錢想不開,努力投資,拚命賺錢,想樂透一下,奢望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就非使命感,而是死命趕了。在我看來,當做則做,當休則休的人,是使命感,抵死不休的人是死命趕;如果明年可以退休,你退不退?

退!你有使命感。
不退!你是死命趕的人。@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桃花源
  • 桃花源
  • 生活的樂趣很簡單,也很純真。善意會以超乎尋常的速度,在人意想不到的空間瞬間共鳴,那是溫暖明亮的瞬間,帶有似乎肉眼可見的明亮色彩。
  • 經常會遇到親人、朋友、同事等人會和我們談對一些事情的感受,其實這時候我們經常會大談我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結果就是讓對方非常的反感。因為對方根本就不需要我們的建議,只是想和我們分享一下,或者說發一下牢騷。
  • 在我心中,Makafer是這座城市的武士,守護著這片土地。當世界沉浸於溫暖與安寧中時,總有人在風雨中負重前行,讓幸福變得理所當然。
  • 新的一年,願我們都能以更加輕盈的姿態,擁抱未知,與天地共舞,在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道。
  • 初升的太陽為氤氳雲層染上了一抹亮色,杜伊塔馬的層疊山巒如畫卷一般鋪陳在天空下。座落在山腳的小城披上了一層淡淡的微光,雞鳴狗吠聲此起彼伏,教堂的鐘聲悠然迴盪。而我,已經在一座半山腰上舉著相機等待。當晨光初現,我按下快門,將這一刻的光與影定格。
  • 飛機降落時,哥倫比亞的夕陽正將大地染成金色,下了飛機,溫暖的空氣撲面而來,攜著青草和濕潤泥土的氣息,熟悉得像記憶深處的某個片段。和煦的風伸出雙手,輕輕包裹住我,整個人瞬間鬆弛下來……
  • 《阿甘正傳》劇照(Shutterstock)
    人年輕時,要看懂充滿美國近代史的《阿甘正傳》,是不容易的事。我年少時,就不解阿甘和珍妮的愛情。分分合合,糾纏不清,不明白這樣不平等的關係是要說明什麼。
  • 對我而言,《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真是一本適時出現的書。書中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把它走出來,完成自己的天命。(繪圖:北翠╱新紀元)
    請傾聽內在心的聲音,不要讓它湮沒在塵世的噪音中。太多的噪音總是試圖誘導你把自己塑造成一個什麼樣的人,卻從未告訴你生命的真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