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4日訊】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 在互聯網泡沫逐漸褪去的幾年里﹐科技行業一度還憧憬著有朝一日能夠重新煥發生機﹐但如今的事實讓科技行業逐漸意識到青春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這種新形勢呼喚新的商業模式和新的管理風格。
上週﹐電腦製造商戴爾公司宣佈第二財政季度收入及盈利均將低於華爾街的預期﹐這是戴爾今年以來第二次發佈收益預警。此外﹐微軟宣佈將斥資200億美元回購公司股票﹐並為新產品的研發投入15億美元﹐希望籍此來提振微軟股票委靡不振的價格。
許多大型電腦公司的收入一直呈現個位數增長﹐與以前動輒兩位數的增幅相去甚遠。例如﹐惠普預計本財政年度的收入增幅在4%-6%之間。戴爾表示﹐截至8月4日的第二財政季度﹐銷售額增幅將僅為4.3%。
科技類股的股價也遲遲不見起色。標準普爾500信息技術分類指數目前較2000年3月頂峰時期的水平仍低70%以上。科技類股目前佔標普500指數總市值的比重為14.1%﹐遠低於2000年時34.5%的比例。
在高速發展時期﹐科技公司經常把所有的資源都投入到滿足需求、招募新人、迅速擴大生產規模、銷售和經銷渠道中﹐而成本和效率的重要性只能位居次席。但隨著增長的放緩﹐前期大肆擴張的公司往往會發現問題隨之而來:如人員結構臃腫、缺乏一個幫助公司度過低谷的清晰戰略等。
要在成熟的市場上賺錢﹐企業就必須為爭奪市場展開更激烈的競爭。這意味著要麼通過兼併收購獲得新的客戶群體﹐要麼用更具吸引力或者更廉價的產品或服務去打動現有客戶。盡可能地壓低售價意味著需要嚴格控制成本。
在過去的幾年中﹐惠普、甲骨文都曾通過併購以前的競爭對手的方式來開拓新市場或削減成本。例如﹐2002年以190億美元的巨資收購了康柏電腦的惠普週二再次出手﹐宣佈以45億美元收購軟件開發商Mercury Interactive Corp.。甲骨文的手筆更大﹐達成了總價200億美元、收購Siebel Systems Inc.和仁科(PeopleSoft Inc.)的交易。
去年收入增長14%的晶片巨頭英特爾遇到了需求放慢的問題以及高級微設備(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更強硬的競爭攻勢﹐預計這兩大因素將導致它2006年的銷售收入下降8%。英特爾宣佈計劃裁減1,000個管理職位﹐並計劃將來還會進一步裁員。
受困於消費型PC需求疲軟和來自於惠普的激烈競爭﹐戴爾去年把美國的消費業務與美國的整體業務整合在一起﹐這樣做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為了削減成本和提高該公司在競爭格外激烈的PC市場上的效率。
在互聯網行業﹐電子商務領域的衰老跡象尤為明顯。eBay Inc.的收入增長率從三位數降到了兩位數。為重現輝煌﹐eBay逐漸採取了多元化路線﹐以擺脫對核心拍賣業務的依賴。2005年﹐該公司斥資25億美元收購了互聯網電話服務提供商Skype Technologies SA。上週又首次宣佈將回購股票﹐目標定在20億美元﹐而此舉以往通常是老式企業的做法。@(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