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30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三十日電)中國大陸自二零零三年出現產業供電不足,導致全國性電力投資熱潮持續升溫,三年來總計投資超過人民幣一兆元。但盲目投資電力建設卻產生後遺症,明年起將面臨電力過剩問題。
香港「文匯報」今天報導,從中國國家發改委得到的數據顯示,目前發電設備製造企業已超負荷運轉,未來兩、三年電力總裝機可能達到兩億千瓦以上,總投資需一兆元。
中國國家發改委一名官員表示,國家有關部門早就關注這一輪「大躍進」似的電力投資增長,從去年底開始就展開對違規電力投資項目的清理,關停小機組和叫停違規電站。
中國國家發改委目前對清理違規投資提出四大要求,一是要求各地方發改委、國土、環保、交通和水利部門,對違規項目不予辦理相關手續;二是要求銀行及金融機構停止發放貸款,三是要求電網企業不得為其接入系統,四是要求電力設備製造企業妥善處理與違規項目簽訂的無效合同,不予供貨。
報導指出,對於這一輪電力投資大躍進,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二零零三年之初正值五大電力集團剛剛脫胎於原國家電力公司正式掛牌運營之時,為在日後的競爭中取得最大優勢,發電企業如火如荼地爭奪已建電源並搶佔新建電源選址。
另一方面,史無前例的「電荒」更讓競爭進一步升級,電荒始於二零零三年,二零零五年是最嚴峻的一年。據統計,二零零五年限電的省市高達二十六個。
負責中國電力調研的凱捷諮詢公司中國副總裁陳持平認為,這種電力跳躍式的發展和政府規劃前瞻性缺乏和項目投資審批制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