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2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姜遠珍首爾二十八日專電)南韓專家今天表示,如果北韓進行地下核子試爆,威力將會超過一萬噸(10kt),相當於一九四五年美國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的原子彈的威力。
南韓「聯合新聞通訊社」今天引述南韓科學技術政策研究院研究員李春根表示,自然或人工地震波與核試爆震波有明顯的區別,如果北韓按程序順利進行核試驗,將會出現一萬至一萬五,甚至會達二萬噸以上的威力。
李春根表示,研判是否進行了核試驗,不僅要測定地震波,還要觀察是否有放射能流出以及相關裝備的調動等,以進行綜合判斷。僅憑著車輛的流動,是難以判斷是否在為核試驗做準備。他說,最近該研究所儀器所感覺到的人工地震波,與核試爆有很大差距。
同時,地質資源研究院的一位負責人也表示,雖然二十五日下午探測到北韓的地震波,但這與核試爆完全無關。此次地震波的爆發規模是兩噸左右,規模在1.7~2.0之間。
一九四五年投擲到日本廣島和長崎的兩枚原子彈,其威力分別是一萬三和二萬二噸。
李春根透露,即使進行地下核試爆,放射能和氪等物質還是會流到大氣中。對此,可以利用朝鮮半島上空的人造衛星或偵察機來確認。因此,在一般的情況下,在核試驗一週內,就可以確認是否進行過核試、成功程度、威力以及核武的開發水準等。
他認為,有關地下核試爆情資蒐集困難的主張,是不切實的說法,韓美情報當局在兩個星期之內,就可以獲取最精密的分析結果。
李春根分析道,北韓欲進行核試爆,就得使用一九九四年以前所生產的核物質,超過十年以上的核物質和裝備之可信度如何,實令人置疑,另外,是否擁有高精密度的引爆裝置也是疑問重重,若要強打「最後王牌」核試爆,必須對成功擁有自信才行。
他並表示,北韓當局和核武技術專家皆心知肚明,核試驗失敗時的代價極大,因此,必須審慎行事。再者,基於朝鮮半島的地質特性,地下核試爆後,包括地下水等周邊地區勢難避免嚴重汙染,這也是令北韓為之卻步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