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2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盧健輝香港二十一日電)據廣州市國土房管局最新數據顯示,二零零四年普查在冊的危險房屋數量高達九十一萬一千萬平方公尺,比二零零二年在冊的十八萬八千平方公尺的危房,大幅攀升五倍。
廣州「信息日報」今天報導,該報記者從有關渠道拿到一份廣州市房管局關於危房改造工作的調查報告。報告指出,廣州市存在數量眾多的危舊房屋,增長勢頭仍在蔓延的主要原因在政策導向方面表現明顯。目前仍有近六十萬平方公尺需要改造,危房增加的速度之快讓人吃驚。
據稱,廣州危舊房屋普遍建於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到現在已經大大超過使用年限。加上廣州氣候潮濕多雨,常有颱風襲擊,老城區排水設施落後,房屋水浸情況相當普遍,對危舊房屋的損壞相當嚴重。因此,近年危房越來越多也是無法避免。
另外,危改政策不配套、不落實也是根結之一。據了解,廣州市至今沒有一部關於危改的地方性法規,也沒有一套較為完善的危改政策體系。一些與危改工作密切相關的現行法規、政策,由於沒有充分考慮到危改工作的迫切性和特殊性,導致危改工作實踐中碰到不少操作性的困難。
廣州市政府在危房改造問題一直很重視,並且年年巨額投入以期改善。但危房問題卻沒有徹底的解決。這其中,資金問題就是一個嚴重制約危房改造的問題。
調查報告指出,危改資金缺口較大。據悉,目前廣州的危改資金來源僅僅依靠從全市經管房租金收入中提取兩成,即每年約人民幣四千萬至五千萬元,這遠遠不能滿足全市危改工作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