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四日亞洲財經要聞

標籤:

【大紀元8月14日訊】

**中國產品認證 7成民眾指缺乏監督

目前中國的認證機構頒發的認證證書數量,以及中國企業獲取的證書數量,雙雙排名全球第一。不過北京「中國青年報」的民調顯示,有73%的民眾認為,中國的認證過程和認證結果缺乏有效的監督,過於浮濫;有59.5%的人覺得,認證標誌已經變成企業的促銷手段,另外有62.8%的人認為,某些有問題的「認證」是出賣政府的公信力。

**陝西原油外漏 污染黃河支流9公里

陝西省志丹縣永寧鑽採公司11號發生原油外洩事故,大量原油流入黃河的支流周河,長達9公里的河域遭到污染,清理工作目前仍在進行中。目前洩漏原油的數量還沒有統計出來,發生事故的原因還在調查當中。

**香港徵銷售稅 7成民眾指損害營商

香港政府為擴大稅基,對銷售稅作公眾諮詢,民眾的反應依然不佳。民建聯的調查顯示,58%的市民表示「完全不贊成」開徵新稅,主要是擔心會增加通膨的壓力,以及打擊零售業和影響經商的環境;如果開徵新稅,71%的市民將會改變購物習慣。由於香港的貧富懸殊持續擴大,引進銷售稅會可能影響香港社會的穩定,民建聯希望香港政府能夠掌握民意,同時要求香港政府應該擱置這項計劃。

**專家指兩年內稻米價格將倍增

瑞士洛桑基金管理公司表示,隨著中國和越南等稻米生產國的耕地減少,稻米價格在兩年內,將從目前每100磅9.9美元,倍增到將近20美元。美國農業部表示,目前全球的稻米庫存達到26年來的低點,並且還會進一步減少,預估今年未出售稻米的數量,幾乎不到2000年的一半。芝加哥商品交易所11月的稻米期貨,上週上漲4.8%,每100磅報價9.895美元,創下兩年多以來單週最高收盤價。過去一年來,稻米的價格大漲了48%,高於小麥期貨的19%,以及玉米期貨的8.3%。

**日三菱汽車擴大國內產量

日商三菱汽車自從2003年度以來,年年處於虧損的狀態,如今日本經濟持續復甦,公司趁機提高國內汽車產量,預計將增加雇用600名員工,並且在日本境內推出3款新車,期待能夠達到公司4年以來第一次獲利的目標。

**馬來西亞:核能發電勢在必行

馬來西亞核能執照委員會主席諾南里表示,受到柴油及煤炭蘊藏量逐年減少的影響,馬來西亞已經別無選擇,必須考慮使用核能發電,以克服經濟快速發展後,能源供應不足之困境。馬來西亞原本預定將在2020年推行核能發電,但是目前看來,可能需要提早落實計畫,而且至少需要興建兩個核反應堆,作為發電用途。

**馬來西亞:橡膠價格將長期高居不下

馬來西亞業者表示,由於全球橡膠種植數量減少,使得天然橡膠產量降低,加上油價上漲也提高合成橡膠的生產成本,所以全球橡膠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價格已經飆漲到二十年來的新高,並且預期高價橡膠還會維持很長的一段時間,目前泰國、印尼和馬來西亞是全球排名前三名的天然橡膠生產國,共佔有全球80%以上的市場,將因橡膠需求增長而受益。

**任天堂7月電玩銷售成長29%

暑假期間是遊戲機熱賣的季節,日本任天堂7月DS掌上型遊戲機出現旺銷,並且帶動軟件和週邊商品的銷售,使得任天堂遊戲相關商品的銷售達到6.84億美元,比去年增長29%,銷售量超越37萬台,為同時期最熱賣的機種。其中主機銷售增長46%,軟件銷售增長22%,周邊商品銷售則有23%的增長。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七月三十一日亞洲財經要聞
八月七日亞洲財經要聞
八月八日亞洲財經要聞
八月九日亞洲財經要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