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共用文革語言吹捧江文選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8月10日訊】(美國之音記者:齊之豐2006年8月9日華盛頓報導)新華社星期三報導說,前中共領導人江澤民的文選三卷出版發行。評論人士表示,官方媒體配合江澤民文選出版發行的宣傳語言陳腐老套,令人想起“文革”。也有評論說,官方所宣傳的江澤民思想創新也不全然是吹牛,因為江澤民思想為中共實行有權有勢者佔盡一切好處的“權貴資本主義”開了綠燈。

新華社為配合《江澤民文選》的出版發行發出的通訊說,《江澤民文選》“集中展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重大成果”,“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焦國標:令人想起文革時代*

研究新聞的社會評論人士焦國標表示,官方通訊社的這種拔高、吹捧的語言,老套俗套,陳腐不堪,與1966年到1976年之間的“文化大革命”時期官方宣傳機器吹捧毛澤東的語言如出一轍。

他說:“這讓我想起來文革時候的那些語言。毛澤東的講話、林彪的講話,甚至是四人幫的某些人講話,官方在報導的時候都用過這種語言。我覺得這是一種非常滑稽的語言。”

*劉曉波:中共一成不變模式*

在北京的社會評論人士劉曉波說,中共控制下的官方宣傳機構對上司的這種千篇一律、無聊乏味、幾十年不變的吹捧拔高語言,可以追溯到1940年代中共還沒有掌權時的延安時代。

他說:“這種語言方式,我覺得不光是從1949年中共掌權之後吹捧毛澤東思想開始的。實際上,在延安整風時期,劉少奇等一幫中共領導人在延安整風之後,在中共七大上,這種語言已經奠定了基本的模式。”

劉曉波和焦國標都認為,只要中共的一黨獨裁的專制制度不變,這種被中國人民所唾棄,令人生厭的語言就不會改變。

新華社發佈的通訊說,“《江澤民文選》中的重要著作和重大思想觀點,充份展現了江澤民同志為黨和人民的事業不懈奮鬥的鮮明革命品格,充份反映了江澤民同志作為馬克思主義政治家的雄才大略和高超政治領導藝術,充份體現了江澤民同志作為一位真正馬克思主義者的巨大政治勇氣和理論勇氣”。

*劉曉波:江澤民思想有創新*

焦國標表示,他不認為《江澤民文選》具有官方宣傳的那種重大的價值。他說,假如說《江澤民文選》有價值的話,它的價值充其量也就是“指鹿為馬”的價值而已。

不過,評論家劉曉波認為,官方有關江澤民政治勇氣和理論勇氣的宣傳,也不能完全說是徹頭徹尾的吹牛。劉曉波說,在江澤民時代,原先宗旨是要消除生產資料私有制、消滅人剝削人的資本主義的中共公開宣佈,資本家也可以加入共產黨,從而為中共實行有權有勢者佔盡一切好處的“權貴資本主義”開了綠燈。

批評者說,中共在中國推行的資本主義是當今世界一種最壞的資本主義,因為這種資本主義讓有權有勢者可以非常方便地攫取勞動者的勞動成果,同時勞動者的基本權利、包括基本的政治權力受到壓制、剝奪。

中國官方依然宣傳中國並沒有實行資本主義,而是在繼續建設理論上是要消滅資本主義的社會主義。新華社報導江澤民文選發行的通訊說,“《江澤民文選》的出版發行,必將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

相關新聞
加法院判決移除起訴江澤民障礙
林也:法輪功為何打而不倒
路透社:江澤民爬回政治角力場
科學家應遠離名利場:上樑不正下樑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