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世事關心(第42期)

修煉中的畫家

標籤:

【大紀元7月4日訊】主持人:唐代大詩人王維有兩句詩: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兩句詩充滿了佛家了悟世事的智慧。一般人從中獲得的啟示是:遇到逆境絕境時,把得失放下,也許會有新的局面產生。

但是對於藝術家們來說,它的意義和感召力不僅如此。它是他們藝術追求之路的真實的心理寫照,行到水窮處,就是走到了水的盡頭,再也沒有了目標,沒有了希望。有幾個藝術家在真心追求藝術的完美的過程中,沒有過這樣的困惑呢。下一句,坐看雲起時,就是在說在這個時候乾脆席地而坐,仰頭之間,看到白雲悠悠飄出山谷。一片寧靜祥和中,原來蘊藏著另一片勃勃的生機。這是一個唯美的了悟方式,但並不是每一個藝術家都這麼幸運,不是每個人都知道在水窮盡的時候,不如索性坐下來,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發現天邊的雲卷雲舒裡面蘊藏著無限的生機。

但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一位藝術家可以說是一個幸運兒。她不僅發現了無限生機,還發現了一個更完整,更真實的世界。

在線觀看 下載觀看

旁白:汪衛星5歲開始學習繪畫,1986上海交大美術系畢業,1990 在舊金山藝術學院拿到碩士學位。多年的專業訓練和從未停止的作畫並沒有給她帶來藝術創作上的頂峰。相反,她發現創作變成了一件痛苦的事情。

這是一個藝術家的痛苦:想有所突破,卻發現一直在「重複自己」,想追求永恆但是頭腦裡卻全是破碎。汪衛星雖然衣食不愁,但是她是痛苦的。而她下一步的目標就是在痛苦中繼續尋找。

在終止了自己的尋找,把破碎和痛苦當做真實去對待之後,汪衛星的生活卻意想不到的發生了一個重大的變化。她接觸到了法輪功,並開始修煉。 汪衛星: 旁白:當修煉以後的汪衛星再次遇到現代派的畫和畫家的時候,她好像看到了從前的自己,而且,她對那時的自己開始有一種以前沒有過的清晰的洞察。

修煉改變了汪衛星的心境,而以一名修煉者的心境,她終於發現了盧浮宮裡面古典畫的輝煌和美。從此以後,重新開始創作對她似乎不再成為問題。但是,在創作過程當中,她遇到了和自己以前印象派創作方式的衝突。

廣告回來之後,讓我們來看一看,她是怎麼以一種幾乎是輕鬆和愉快的心情來對待這些衝突的。因為對她來說,這可能不僅是一種繪畫方式的改變,更是一個認識自己,愉快的改變自己的過程。

內心的平靜賦予汪衛星越來越細膩的筆觸,在這個過程中,她也領悟到古典畫派的大師當年作畫的時候,是相同的心境。

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能在山窮水盡的時候看出白雲出岫的生機和意境的人,他的心裡在那個時刻一定沒有了自己,而裝的是整個山谷,整片天空。

從關注自己轉到關注他人,從追求刺激轉到到平心靜氣,從粗糙的對比轉到細膩的過渡,汪衛星從強烈的自我的意識中一步步退出,在這個過程中,她卻發現一個舒舒服服,坦坦然然的真我原來一直就在那裡。

不知道如果現在讓她畫一副自畫像她會不會同意畫,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她要畫的話,一定不會再是架子套架子,或者鏡子套鏡子,而是一個真正的汪衛星。(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汪衛星﹕拒斥謊言 走到陽光下
功夫·尋道——武術大師李有甫的故事
【細語人生】見證大法的神奇(14)
【細語人生】見證大法的神奇(13)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