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電﹕香港電訊盈科競購中的北京角色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7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馮靜綜合編譯) 亞洲首富李嘉誠之子、李澤楷的旗艦公司電訊盈科有限公司(PCCW 簡稱:電訊盈科)昨天(10日)由前花旗集團亞洲主席梁伯韜的財團購買,雖然價格明顯低於澳洲麥格裡銀行和美國新橋資本的出價,香港分析家說,北京期望阻止香港的主要電信設施落入外國人的控制之中,而現在香港到處都是北京的鐵拳和無形的黑手。

在英國統治香港時期,香港內部和國際電話業務被大公司壟斷,當時的電信服務是出了名的劣質和收費高昂。然後在1995年、香港回歸中共政權的前二年,殖民地官員解除了對電信市場的管制並引進競爭,很快前壟斷者、英國擁有的大東電報局香港電訊(Cable & Wireless Hong Kong Telecom) 的費用下降,在某些情況下降了80% 。

政治因素大於商業現實

在香港和在別處一樣,電信是一個政治敏感項目,誰擁有電信財產和政府如何管理一直是政治的熱門話題,而且也聯繫著香港和中共的政治生態。

現在,香港主要的電信公司競購答案揭曉,顯然政治因素大於商業現實,這無疑使可能的買家氣憤,包括澳洲最大投資銀行麥格裡銀行 (Macquarie)和美國新橋資本 (TPG-Newbridge),新橋資本是美國私人股本公司德克薩斯太平洋集團的一個亞洲分支。

當地投資者出標中彩

對香港電訊盈科的電話和多媒體財產的競購,星期一(10日)當地投資者的出價似乎傾向於政治妥協。梁是一位金融家,並與李的父親李嘉誠有緊密的關係。

根據知情者透露,這個由前花旗集團(Citigroup)亞洲主席梁伯韜 (Francis Leung)帶領的財團,提出購買電訊盈科公司總裁和最大的股東、李澤楷(Richard Li)持有的23%股份。

這個財團為所有電訊盈科的電信財產出的價,可能明顯低於澳洲的麥格裡銀行和美國的新橋資本提供的出價。

但北京會暗暗竊喜,當地政治家說,北京希望防止香港的主要電信設施落入外國人的控制之中。

雖然售價可能大大低於麥格裡銀行和新橋資本提供的價格,但將使李賣出他的股份而沒有疏遠北京。電訊盈科的價值從2000 年他從大東電訊購買電信財產時的大約280 億美元,下跌到最近的大約45億美元。

2000年,新加坡電信尋求與新聞集團(News Corp.)合作購買大東電訊。新聞集團由梅鐸擁有。但在2000年,新加坡電信敗給李的出價之後,李接管了電訊盈科(Pacific Century CyberWorks,PCCW)。當時電訊盈科設法獲得110億美元信貸最高額度,貸款來源包括中共國有的中國銀行。

在當時,李的接管被視為是因為他的家庭與北京有緊密的政治連接。現在梁充當著如同李在2000年時的角色,為北京提供了一種方便的解套。他在北京有良好的關係。香港當地媒體說,梁幫助大陸的中國公司在香港證券市場上市,他因此被稱為”紅籌教父”,紅色籌碼用於形容受中共控制的香港公司。

外國投資者參與競爭

電訊盈科的主席,亞洲首富李嘉誠的小兒子李澤楷似乎很願意出售公司,自從他六年前接管,公司的股價已下降超過90%。對許多長期在電訊盈科受苦的股東而言,這應該是好消息。

依據香港管理產業章程,沒有法律制約和阻攔外國買家。

這使香港政府陷入一種困境,如果它想要維護其開放市場的名譽。它必須保持厚待外國投資者、令人滿意的股東和消費者,還要避免惹惱北京。

這已成為香港的熱門話題,特別是在梅鐸的新聞集團加入麥格裡銀行的出標之後。梅鐸先生暗示,麥格裡銀行會失敗是因為它疏忽與北京適當的聯繫。這是梅鐸先生另一個與北京討價還價的絕好測試,梅鐸先生去年承認,新聞集團企圖在中國創業已經”擊中磚牆”。

北京干預香港經濟和民主政治

在接管香港以後的九年,北京一直在利用增長的經濟影響來干預前英國殖民地的經濟。每個人都急切的進入中國市場,但沒有北京的允許,任何交易都會失敗,在香港到處都是北京的鐵拳和無形的黑手。

當英國在1997 年7月1 日移交香港給中共時,香港特別行政區承諾允許施行”一個國家,二個體制” 50 年,期間它會享受高度自治權,除了在防禦和外交事務的領域。

但至少在表面上,北京不久既沖淡了香港的民主志向,否決普選權。在7月1 日。像往年一樣,贊成民主的陣營舉行民主遊行作為週年紀念。

一位香港前官員陳方安生(Anson Chan)指出,”事實上,經濟發展並不意味著人們停止對民主的訴求。二者相互支持和彼此依賴”,她也許對曾先生的競選連任形成一個可信的挑戰,而北京擔心曾明年任職到期。

資料來源: 國際先驅論壇報、紐約太陽報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香港電盈前僱員詐彈恐嚇判感化
傳香港信報將被財團收購
一月十日亞洲財經要聞
香港財團收購《信報》被指影響新聞自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