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中鐵礦談判遇阻 進退失據

標籤: , ,

【大紀元5月9日訊】(大紀元記者韓山報導) 4月2日溫家寶訪澳大利亞在西澳州首府珀斯說,我對澳大利亞的一切都感興趣,但這只是開始。言猶在耳,中國企業鐵礦石海外戰略橫生變數。4月底,澳大利鐵礦石的重要產地——西澳州政府突然對外資參股當地礦山做出限制,規定外資對當地礦山持股比例不得超過20%。

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大鐵礦石進口國,也是最大的鋼鐵生產國和消費國。

中國能源大量仰賴進口

西澳州鐵礦石資源儲量佔全澳總量的97%。目前,中國首鋼、唐鋼和馬鋼等已在當地投資建設了9個礦山項目,而寶鋼和中鋼在當地的部分項目中所佔股份實際上已超過了40%。西澳州政府該項政策的出台,將給中資今後在當地的礦山投資蒙上陰影。

正計劃在西澳大興土木的中國冶金建設集團與FMG公司談判了近3年時間,原本計劃中方出資百分之百,拿到近一半的股權,如今受限於新規定功虧一匱,回到原點。

在去年273億美元的2國貿易額中,能源礦產資源貿易佔60%。中國去年進口2.7億噸鐵礦石中,1.12億噸來自澳大利亞,佔進口總量的41.5%。

正計劃在西澳大興土木的中國冶金建設集團與FMG公司談判了近3年時間,原本計劃中方出資百分之百,拿到近一半的股權,如今受限於新規定功虧一匱,回到原點。

鐵礦價格 買賣看法分歧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簡稱鋼協)4月28日公佈數據顯示,首季中國鐵礦石進口增長27.2%至8,090.59萬噸,但要滿足全年生產需求,仍需要通過大量進口。依工業協會數據稱,06年中國需進口鐵礦石約3.01億噸, 比去年增加2,600萬噸,增幅約為10%左右。

在上年度鐵礦石進口價格猛漲71.5%之後, 中方不接受鐵礦石進口價格今年再度上漲; 但包括澳大利亞哈默斯利、必和必拓(BHP)、巴西淡水河谷(CVRD)三大供應商則也並不示弱,提議今年鐵礦石供應價格最多上漲24%。

2006年全球鐵礦石價格談判仍處於僵持之中,供需雙方都還未有定論。這輪曠日持久的談判從去年11月下旬開始,目前已進行了4輪談判,以敲定2006年4月至2007年3月底的新年度鐵礦石進口價格,歷史上最漫長的一次鐵礦石談判前景依然暗淡。

北京新京報報導,中國鋼鐵產能過剩,鐵礦產能擴大,鐵礦庫存已逾4,000萬噸。鋼協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羅冰生表示,按照今年3月15日的統計,中國18個主要港口、主要鋼鐵企業和重點礦山的進口鐵礦石庫存已經接近7000萬噸,另外,印度礦港存鐵礦石也高達900萬噸以上。

同時,中共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2006年3月份中國原礦產量達4556.1萬噸,同比增長42.4%,也影響著進口鐵礦石價格。

鐵礦石貿易商抱怨,鐵礦石價格談判尚未達成,中國部分鋼廠對現貨鐵礦石也採取了觀望態度,原先看漲搶著進貨、囤貨的鐵礦商,前景不明。

鋼材產能過剩 出口量增價跌

中新網4月29日報導,鋼協28日發佈的2006年一季度中國鋼鐵行業運行情況﹐其中86家大中型冶金企業中的25家虧損,虧損面為29.06%,去年同期則為10家企業虧損,根據中共發改委公佈的數據,一季度鋼鐵行業的銷售收入同比僅增長6.3%,利潤卻下降57.1%,虧損企業虧損額同比上升了1.3倍。

預計2006年中國鋼材需求將增長13%達到3.56億噸,占世界總需求的32%。今年一季度,中國鋼材對外貿易呈現出進口減少、出口增加的態勢。然而,高需求和高成本無法掩蓋中國鋼鐵過剩產能的隱患。

中共商務部外貿司副處長陳勇表示,出口量增的背後已暴露出量增價跌及貿易摩擦加大兩大新隱憂。年初加拿大對中國大陸熱軋板發起的反傾銷案再調查,已顯出中國鋼鐵外貿環境變化的先兆。(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李家同:一支未好好訓練的百萬雄兵
癌症村:中國經濟進步的慘重代價
扁不經美返台  藍營:應儘速修補台美關係
胡佳身體好轉 週二出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