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5月9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若思2006年5月8日華盛頓報導)中國一位高級官員說,如果有必要,中國也許會進一步提高利率。美國專家注意到,中國官方的這個表態是在美國財政部的匯率報告即將出台的時候做出的,其意圖可能展示中國經濟市場化的形象,避免被列為“匯率操縱國”。
*用市場化工具來引導經濟走向*
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李勇上星期六在印度海德拉巴舉行的亞洲開發銀行年會上表示,為了讓經濟增長更加平衡,中國政府正在研究是否有必要在今年第二次加息。
他說:“我認為如果有必要的話,我們將進行利率調整。”但是他沒有說明短期內是否會再次提高利率。
李勇說,上個月底,中國把貸款利率提高0.27個百分點表明中國的決策者傾向於採用市場化工具來引導經濟的走向,而不是通過政府的行政命令。他說,這顯示中國將更多地依靠市場規律來辦事。
*美國有呼聲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
華爾街日報的報導分析說,中國官員強調中國的經濟政策越來越具有市場化性質,部份原因可能是希望緩解外界對其在放鬆匯率管制問題上行動遲緩的批評。
預計美國財政部這個星期將向國會遞交國際匯率問題的報告。今年,美國政界和經濟界有越來越高的聲音要求財政部把中國正式列為“匯率操縱國”。
美國財政部次長亞當斯上星期曾表示,美國認為中國可以在不損害中國經濟的情況下更快地讓人民幣升值。
*中國貿易順差仍然急劇增加*
自從去年7月北京放棄了人民幣釘住美元的匯率政策以來,人民幣與美元的匯率僅僅上升了3%。與此同時,中國的貿易順差和外匯儲備卻在急劇增加,引起它的主要貿易夥伴的尖銳批評。中國的貿易順差去年猛增了一倍多,而中國的外匯儲備在今年3月底也達到8751億美元,使中國一躍而為全球最大的外匯儲備國。
美國馬里蘭大學教授彼得.莫里奇同意華爾街日報關於中國官員放話考慮再提利率是針對美國財政部報告的分析。
他說:“我認為這只是在做秀。只要中國的貨幣仍被低估40%,利率就不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提高利率)不會對中國的出口行業產生可察覺的影響。中國在受到低估的匯率方面所獲得的優勢遠遠超過小幅改變利率所產生的效果。”
*提高利率只是象徵性舉動*
一些經濟學家認為,中國4月底提升貸款利率可能只是政府控制中國經濟加速增長的一系列舉措中的第一步。
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0.2%,2005年全年的增長達到9.9%。不過,馬里蘭大學的莫里奇認為,中國對提高利率並不真正感興趣。他說,中國預計布什政府將在財政部的報告中再次提出匯率問題,因此作出一些象徵性的舉動來提升自己的形象。
莫里奇表示,僅僅小幅提高利率不能緩解中國經濟過熱的問題。他說:“經濟過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貨幣被低估引起的。在中國決定以有效的方式調整匯率之前,中國經濟將會繼續存在過熱的問題。”
*人民幣不升值會影響世界貿易體系*
莫里奇說,他認為中國應當提高人民幣的幣值,第一次提高10%,一個月後再提高1%。他說,如果中國不提高人民幣幣值,會使世界貿易體系產生不穩定,同時使中國自己的繁榮受到損害。
對於中國最近提高貸款利率一事,金融時報的一篇分析也認為,加息可能是中國央行為配合宏觀調控作出的一種姿態,是做秀。
文章說,自從貸款利率上限在前年打開後,金融機構的貸款一直實施下限管理,而市場實行的貸款利率已經遠高於中國央行這次調整後的貸款基準利率。文章同時擔心,加息會再次導致熱錢滾滾而來,從而使貨幣政策失效。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