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5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朱江紐約報導)美東中文學校協會第卅三屆年會於今年五月廿七、廿八兩天在紐約州立大學紐帕茲(New Paltz)校區舉行。舉行一年一度的美東中文學校協會年會已成為中文教育界的傳統,在美國大學理事會將中文列入AP測驗,中文在美盛行的趨勢下,該年會今年更令人關注。全美中文學校聯合總會總會長張淵源應邀參加,總會教育研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許笑濃專程從加州前來。白宮亞太裔事務委員會執行長李達平(Jimmy Lee)、耶魯大學教授金安平 (Ann-Ping Chin)應邀專題演講,紐約華僑文教中心張景南主任全程參加。
來自紐約、紐澤西、德拉瓦、馬里蘭、維吉尼亞、賓州、及華盛頓特區近百所中文學校的老師、校務人員、家長、學生、學者共聚一堂,觀摩切磋,互通有無。
美東中文學校協會研討會中一景 |
今年年會除了精彩的教學演講、研討會、教學觀摩、學藝競賽、學業展覽、資深老師、優良老師及學生的表演之外,還有美勞、串珠、掌中戲、童玩、影片欣賞等節目,以及才藝演出的晚會,細緻展現中華文化之美和內涵,也體現該會「華風再現入主流,僑教薪傳展契機」的年會主題。
大會公佈新理事和明年年會將交棒給費城理事區,並在費城舉行。在紐約華僑文教中心張景南主任監交下,美東中文學校協會現任會長廬瑞平交信印予新任會長劉龍國。
美東中文學校協會現任會長廬瑞平交信印予新任會長劉龍國。左起新任會長劉龍國、全美中文學校聯合總會總會長張淵源、紐約華僑文教中心張景南、前任會長廬瑞平 |
●正體字拼音注音兩用教材《美洲華語》受歡迎
2006 年3月24日新浪網首先登出新聞「2008起聯合國中文文件全用簡體字」引發海外各界關注,雖後有「闢謠」,但正體與簡體之異同,怎樣真正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和文明內涵,怎樣幫助在美國出生的下一代在非母語環境下輕鬆學會華文的聽說讀寫,選用甚麼教材,是許多教委、教師及家長們關心的議題。
許笑濃介紹了全美中文學校聯合總會教育研究發展委員會出版的《美洲華語》課本。她介紹該書根據AP 5C 標準、三種溝通模式和「美國外語評鑒的構架」,作為指引兼顧多元智慧編寫而成,為正體字拼音注音兩用教材,已完成《美洲華語》前三冊,《美洲華語》及其配圖內容中既有「標點符號的重要」和生活數學,「南瓜燈節」美國習俗,也有「嫦娥故事」、「西遊記」、「蠶絲故事」中國傳統文化和習俗,還有「儲蓄」「買不到的禮物」等生活親情內容。該教材經介紹後,頗受好評,現場已出現排隊訂購。
●中文教師需求前景看好
面對2,400所美國高中表達開始AP 中文課程的意願,中文教師來源,教師培訓等是美國主流教育界與中文學校重要議題,總會長張淵源以「AP 中文之近況與我們因應之道」為題,對幫助中文教師取得各州教師執照,輔助中文學校教師參加美國大學理事會AP 教師演習以取得資格等一系列規劃做介紹。全美各地直到8月所有計劃都已排定。
具有新澤西特殊教育教師執照和新州中文教師執照的董莉莉介紹了她從半職應聘學校少量非中文教學到最後擁有特殊教育以及中文教學教師執照的個人經歷,以努力嚐試和不輕言放棄的心態走出一條不難的走入 美國主流教育界的歷程,給與會者頗多信心和激勵。
●講題豐富 收穫頗豐
年會安排了豐富的研討議題,各學校在之前遴選出各校教師做專題報告。研究有建立縱向團隊和教學效率的要點,「不愛上中文學校,也難!」,「小學中文課堂的趣味活動」,「在中文學校教國畫書法的感想與心得」,「中文學校畢業班教學的挑戰」,「大學理事會舉辦的AP中文師資培訓習得經驗分享」,「94年美國地區華文教師回台研習華語文心得」,「美籍華裔(初中)少年教學法(幼童)課程及遊戲設計」,「在中文學校推廣珠心算教學的方向與實務」,「研討新舊教材的銜接問題:從(華語)課本改到(中文聽說讀寫)」,「如何取得新州中文教師執照: 講述個人獲取新州中文教師執照的經驗」,「領養華童家庭的中文/文化教學實驗與成效」,「美國公立高中中文班的教學要領」,「中文學校學藝活動的設計與執行案例」,「趣味學中文:教學活動之設計」,「雙語班教學經驗交流」等等。講題豐富,各位經過麟選出的教師都精心準備,令與會者收穫頗豐。
獲得壁報冠軍的學生及他們的作品。 |
本報將會根據讀者關心的議題做後期詳細專題報導,請留意。全美大學理事會網站為﹕www.collegeboard.com,全美中文學校網站為www.ncacls.org,美東網站為www.acsusa.org.(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