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5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蔡茂仁休斯頓報導】 臧武雲老師主持的文化講座於5月20日下午3 時假僑教中心102教室舉行5月份演講,由曹志源教授介紹「美國移民政策的回顧與前瞻」。曹教授說,美國為第一個少數以移民到他鄉建國,由移民構成其人口主體的國家。美國獨立宣言,雖以人權(自由、平等)、民主為立國精神,但立憲時,受人、勢的影響,因為美國南方地主需要勞工,仍容忍奴隸的輸入,一直到1807年才停止。「奴隸制度」所產生的種族歧視,一直是美國政治上的燙手洋芋,爭端不息,引起後來的民權運動。至十九世紀中,聯邦最高法院對憲法的解釋仍視黑奴非公民,而是奴主的財產,可以像牲畜一樣自由買賣。雖然林肯解放黑奴,但至十九世紀末「隔離」政策仍然合法。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領導同盟國以反獨裁,號召自由民主,打敗納粹軸心,激勵了美國少數民族的民權運動,推動了美國法制的改變,肯定「隔離非平等」,社會機構因此大變,乃有1965年的「民權法案」,一掃過去歧視的理念,可說是美國一次不流血的社會革命。以後的多次立法,更擴大了平等的基礎。
曹教授說,美國移民政策可以說是與民權運動相輔相成,同步成長。儘管立國之初,地大物博,沒有人口問題,移民政策與立法也不嚴格,種族歧視卻十分普遍。除了歐洲各國視移民為權益,亞非各國政府對移民並不積極,甚至反對。以中國為例,二戰後移民限額每年只有105名。美國移民政策隨民權運動的進展,從「傳統歧視」,「立法配額」,到1965年的新移民法,改變為「需要原則」,乃有後來大量的反共、逃難華人、越南裔之移民美國。
曹教授說,非法移民,在美國立國以來,無日無之,但過去地大物博,不成問題。二戰後,因反共政治難民太多,始成問題,但仍可容納。如今非法移民人數達一千兩百萬,才因教育、醫療、職業競爭引起注意。但非法移民之貢獻,不可忽視,沒有非法移民,美國南方的農業馬上停頓。美國非法移民問題如何解決,未來如何﹖ 如果不能根治,只有容忍,分享受,共患難。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