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鑒康:自由的前提是尊重

——「余郭之爭」感言

張鑒康(西安)

人氣 1
標籤: ,

【大紀元5月23日訊】布什總統5月11日會見余傑、王怡、李柏光三位中國家庭教會基督徒,客觀上已成為具有巨大象徵意義的歷史性事件。此一事件發生後九日,郭飛雄將一封「緊急公開信」原原本本的公佈於網絡世界,並在公佈時對這封公開信加了附註。

一石激起千重浪,漢語傳媒圈各方人士針對余傑、王怡的行為,及余王二人事後辯解性的聲明絕大多數都持批評和抨擊的態度。有文章直斥余傑、王怡為偽基督徒,有文章抨擊余傑為「余大神棍」等等,不一而足。其言過重,筆者不敢苟同,況也未擊中要害。筆者毫不懷疑余王二人的基督徒的身份,也決不認為凡人一旦認信基督,便如基督一樣。正如傅希秋先生所言,「基督徒也會犯錯。」

那麼余王二人錯在何處呢?從現在披露的事實來看,白宮方面當時確實是將5月11 日的接見定位為「會見中國人權活動人士」,而並非是由余王等人自我定位的兩國基督徒之間的心靈交通。另外,余傑的「聲明」也反證了郭飛雄所陳述的事實的客觀真實性。白宮方面當初邀見人員的名單上有郭飛雄,只是後來,由於余王二人的「自由」的努力,以所謂祈禱神啟的方式致使郭飛雄未能與會,參與會面的成員才純化為清一色的基督徒。

入境問俗,客隨主便,在中國是盡人皆知的禮儀規範。如果說白宮方面決定要接見來自中國大陸的「人權活動人士」,作為受邀的客人,不管是基督徒,如余、王、李,還是非基督徒,如郭飛雄,都應當遵從主人的安排,客人不應提出異議。這種情形下當然應該收斂自己的自由意志。

然而令人遺憾和痛心的是,多年來一直從事自由寫作,持守宗教信仰自由和言論自由理念的自由知識份子余傑和王怡卻恰恰反其道而行之,不適當的張揚其自由意志。以「退團」給對華援助協會的傅希秋先生施加壓力的結果是,郭飛雄黯然離開。由於沒有遵守自由的前提——在這件事情上即是白宮方面的自由決定——因此即使有二比一的多數決的民主形式,也會發生偏離正義的結果。

另外,余王二人特意要和民運及職業維權人士割席而坐,也顯然是不適當的。對此網絡上諸多誅心之論,筆者不敢苟同。我們僅從世界各國的自由民主的踐履過程看,沒有哪一個國家為實現政治的自由民主化之前就擁有了普遍的宗教信仰自由,也不會存在一個大面積專制制度包圍情形下的自由的獨立王國。也就是說,自由人權是不可分割的。拿中國的政治空間來說,沒有法輪功的信仰自由,沒有鄉土派平民領袖和「政法系」律師的維權的自由,也不可能有基督教家庭教會的信教自由。

一句話,在一個國家的範圍內,自由是共享的,沒有獨享的自由。尊重並努力為其他族群的自由而奔走,自然會促進自我所在的族群自由的實現。當然,余傑、王怡自然不會不洞曉這些常識性真理,但是既然如此,卻為何一定要不顧主人方面的決定刻意的與「非我族類」的人士劃清界限呢?如果像有人說的那樣,因為牽連上民運,就會給家庭教會的信仰自由帶來實在的政治迫害,那麼盡可以在四人在場的情形下,一個自由,各自表述嘛。郭飛雄談他的政治自由和民主理念,余王盡可以談自己的家庭基督教的宗教信仰自由。綠葉紅花相映生輝豈不更好?事後即使大陸當局追究起來,想必美利堅合眾國政府也決不會袖手旁觀,說不定局面的發展比之里根 「星球大戰」計劃加速蘇共的崩解還要快,還要好。這不正是余傑先生心嚮往之的嗎?

本來不想說的,但這幾日每天閱讀關於余郭之爭各方表達的文字數十篇,猶如骨鯁在喉,不吐不快。就信手寫下我的感言,權作今日的絕食日誌。

六.四快到了,讓我們進入我們民族更為深長的慘痛記憶,在記憶中反思自由吧。@(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余傑和王怡順利返京 上海北京家庭教會牧師被捕
郭飛雄發表公開信指王怡和余傑阻止他與布什會面
郭飛雄的緊急信與余傑的聲明
【熱點互動】郭飛雄:中國三農問題的根本出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