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證實兩千年前重慶就有大規模城市

標籤: ,

【大紀元5月17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十七日電)湖北省武漢市考古研究所專家最近在巫山古城北門坡發掘點找到了漢代時期的夯土城牆,證實了兩千多年前的巫山就有一座較大規模的城市,並且是漢代一個重要的經濟、商業、交通命脈「中轉站」。

新華社今天報導,考古隊專家表示,從城牆結構等因素初步判斷,此次發現的古城牆為漢代時期,可能以西漢為主。城牆是用束棍夯土做成,每五到十公分一層,夯層清晰,城牆非常堅固,一直延伸到了巫山老城。

根據地形判斷,當年的城牆應該是在土崗的基礎上建造的。目前專家正在尋找古城牆的北門,同時進行古城遺址的其他考古工作,最終目的是搞清古城牆的范圍、結構以及具體年代。

據瞭解,漢代時,鹽、金屬等資源由國家直接控制,而位於巫山的大寧河上游有豐富的鹽資源和礦資源,古人在開採後經過寧河棧道運輸到「中轉站」巫山,然後從巫山經長江再運往四面八方。

報導說,近年來,巫山城周圍陸續發現了一萬多座漢墓,以及城牆的發現,直接證明巫山在漢代就已經很繁榮了。

相關新聞
紅衛兵: 施虐者變受害者 如今屍骨難安
周永康密召會議 大批法輪功被押解萬州
中國收藏家尋得疑似現存最古老唐卡
中國泛藍聯盟:人權不容踐踏和歪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