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5月13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方正2006年5月12日紐約報導)(美國之音中文部電視組過去製作過關於中國記者李振盛及其文革攝影集《紅色新聞兵》的電視片,下面是有關文稿)
在文化大革命的紅海洋裡,黑龍江日報的攝影記者李振盛拍攝了近10萬張黑白照片。為了工作方便,他經常帶著這個紅袖章。
李振盛:“那些中學生大學生說我們要當毛主席的紅衛兵,那麼新聞工作者就說我們要當毛主席的紅色新聞兵,就是這個意思。”
2003年,在文革結束30多年以後,設計成紅寶書一樣的新聞攝影畫冊採用了《紅色新聞兵》的名字出版。權威的《美國攝影》雜誌將這本書評為當年世界最佳攝影畫冊之首。
美國聯繫圖片社的總裁普雷基:“這是5種語言的紅寶書,最早出版的是法文版,然後是英文版,意大利文版,還有日文版。最後是西班牙文版本。”
90年代末期,從北京一所高校的新聞攝影教研室主任的位置上退休以後,李振盛帶著全家移民來了美國。他也將珍藏了幾十年的3萬多張底片帶到了紐約。
美國聯繫圖片社的總裁普雷基是國際新聞攝影界的知名人士,他特別看重這些攝影作品的價值。
他說:“我從來不知道還會有其他的攝影師通過他自己的作品來告訴我們中國那段特殊時間內發生的整個故事。我們從來沒有機會看到文革期間真的發生了甚麼,特別是那些和宣傳不同的地方,直到我們看了這些圖片為止。”
普雷基和李振盛一起組織了5人的編輯班子,利用週末時間持續工作了3年半,最終彙編成了這本書。書中收錄了他們精心挑選的285張照片。
李振盛六十年代初從長春電影學院畢業後,在黑龍江日報社作攝影記者,一直干了20年。他特別認同攝影前輩吳印鹹的觀點,攝影記者不僅是歷史的見證人,還應當是歷史的記錄者。
普雷基:“林彪和毛澤東”
李振盛:“毛主席和他的親密戰友林彪同志檢閱文化革命大軍。”
在文革期間所謂全國形勢一片大好的喧鬧中,李振盛捕捉到了大量負面事件,而這些更能體現文革浩劫的實質。
李振盛:“那些批鬥人啊,打雜搶啊,帶高帽啊,抹鬼臉啊,毀滅宗教文化等等這些東西都屬於負面的,不准拍攝,不准見報的。但我都是偷偷地拍了一些,拍了之後又偷偷地藏起來,那麼到今天,我算是保存了一個完整的歷史。”
普雷基:“這本書是非常特殊的歷史文獻。同時,照片本身都是出色的藝術作品,都是很了不起的攝影作品。在保存了這麼長時間以後,最終還是出版了。”
這些冒著風險保存下來的照片,包括了一些成為文革經典的作品。
解放軍戰士王國祥,當時被樹成學活用毛澤東思想的標兵。
這個5歲的小女孩,也是學習毛澤東思想的積極份子。其實她那個年齡的孩子,只是會唱兒歌,跳兒童舞。
李振盛:“實際上這些大代表都知道這個小孩是怎麼回事,但那個時候就像皇帝的新衣一樣,都在說假話。”
毛澤東8次在天安門城樓檢閱紅衛兵,總共有1100萬人參與其中。毛澤東的檢閱車開過去以後,紅衛兵馬上要在語錄本上記下來,這是一生中最最幸福的時刻,我們見到了毛主席。
李振盛:“那個時候人們要忠於毛主席,要比忠心,就比誰寫的『最』字多。”
李振盛和其他參與編輯工作的人,定下了很高的標準。他們希望讀者看到這些照片的時候,能夠獲得當年李振盛通過取景框看文革的原始感覺。同時,作為一本歷史文獻,在100年、200年以後還會有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