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NGO稱世貿協議對窮國不利

標籤: ,

【大紀元4月29日訊】(美國之音田康麟香港報導) 香港一個國際非政府組織星期四發表研究報告,主張發展中國家拒絕接受世界貿易組織提出的對貧窮國家不利的貿易協議。這個組織認為,世界上富有國家對本國農業的貼補做法,對包括中國在內的農民生計產生負面影響。

世界貿易組織去年12月在香港舉行第六次部長級會議,提出香港宣言。與會成員國同意在今年4月30號之前提出新建議。世貿組織最近承認,已經無法在4月的最後限期之前提出新建議,而延長到七月。

*樂施會:只有對發展中國家不利方案*

國際性非政府民間組織樂施會星期四發表研究報告,認為會談桌上只有對發展中國家不利的方案,富國一方面不肯在農業津貼方面讓步,同時又迫使發展中國家開放非農產品和服務業市場。

這個非政府組織的高級顧問莊陳有舉例說明其中一些對中國農民不利影響時說:“譬如,美國現在對棉花的補貼做為一個例子,對於在中國那邊的棉花農民有所威脅。如果美國不願意取消對棉花的津貼,就繼續對中國的農民有威脅。我曾經見過一位種棉花的農民,他不敢把他的孩子送去念高中,因為他怕棉花的價格改變、減低,那麼他就沒有錢付學費。許多中國農民現在還沒有解決基本生活的問題。”

非政府組織施樂會建議發展中國家避免在今年之內簽署協議,以避免產生不良後果。莊陳有指出,富有國家如果能夠減少對本國農民的貼補至少可以使世界其他地區的上億農民脫離貧窮。

*全球十億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莊陳有說:“富裕國家要求發展中國家開放非農業市場,對開發中國家來講,就不能保護他們的工業,同時富裕國家不願意減少他們的農業津貼。現在在國際上我們都知道,大概有超過十億的人都生活在世界銀行所說的貧困線以下,就是一天一美元這個水平。反過來說,如果富裕國家能夠減少農業補貼,發展中國家只要能夠增加1%的出口就會有一億農民脫離貧窮。”

關心世貿組織貿易協議的香港人士林國才說,他認為,在貿易協議中對全世界發展中國家最重要的問題之一就是富國的貼補做法。林國才說:“有很嚴重的影響。富裕國家的補貼基本上是一種傾銷。美國、歐洲把他們的產品傾銷到全世界,也不是單單是中國,包括非洲。非洲的大米很多是美國的,它們用一個比生產成本還要低的價格傾銷到其他發展中國家。”

香港是一個國際港口和國際金融中心,世貿組織的貿易協定對香港沒有甚麼具體影響。但是林國才表示,香港是世界村的一份子,在為開發中國家人民爭取福利方面有責任盡一份力量。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發卡組織盼破產法 兼顧借貸雙方
港媒:原子彈及飛機外 中國都有假貨
香港杜莎夫人蠟像館將陳列裴勇俊蠟像
黃毓民:泛民主派可以休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