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13日訊】(自由亞洲電台記者林迪採訪報導)香港政論雜誌《開放》今年四月號出版後,本台記者林迪採訪了該刊總編輯金鐘。在訪談的第一部分,他們談到了胡錦濤的外交方針再度回復到比較親近美國的路線,以及大陸官場流傳的所謂新思想基本原則。
記者:金鐘先生,第四期的《開放》已經出了,像過去一樣,先談一下中共高層在內外政策上的動向。這一期上,你們重點之一就是談到了胡錦濤剛上台的時候曾經一度似乎想利用歐盟、俄羅斯來跟美國抗衡的。那麼現在有跡象表明,他不得不又回到了對美親近一點的路線上,據說這裡面有深刻的原因、理由、過程,能不能做個介紹?
金鐘:是。這個事情跟江澤民下台之前的一個報告有關,就說他前年辭掉軍委主席之前,曾經…第四年吧,就看出來了胡錦濤這個外交走向,就你剛剛說的,親俄羅斯、親歐盟,多次到那邊去訪問。
他提出了一個批評,就是說,現在我們還是要承認,美國是可以有左右世界局勢的國力和影響力,要承認美國是獨一的強國、最大強國;第二是日本跟歐盟,而中國只是第三等的國家,中國跟俄國、印度、巴西是第三,他提出這麼一個分析來。
然後呢,胡錦濤領導的中共中央就作一些調查研究,也接受了江澤民的意見。然後由曾慶紅派了鄭必堅和他的辦公室的主任,據說是在04年後來到05年,花了一年的時間跟美國當局溝通。
記者:我插一句,你說的是曾慶紅本人的辦公室嗎?
金鐘:是的。
記者:曾慶紅原來是上海市委研究室的?
金鐘:鄭必堅是幾朝元老,幾朝筆桿子嘛,曾慶紅就作了決策,把這個事情就推動了一下。
記者:您剛剛提到就是他們曾經跟美方,包括他們的智囊在內,有過一些交往。
金鐘:報導是說,他作了一個所謂戰略對話,長達一年。他建議胡錦濤一定要知己知彼,所以去年聯合國開會,胡錦濤去了嘛,見了布什總統,邀請他來共同管理、處理中國兩岸、台灣海峽的問題。而且指出現在中美的貿易關係,這個很實際的,中國又要跟進西方的世界市場,搞一體化,因為現在的外貿是很重要的一個問題,中國這個外貿出超,主要是來自於美國。
另外再加上歐洲的局勢在不久前又發生了變化,法國跟德國這兩個國家,右翼上台,國家又有動亂,尤其法國是吧?所以也是客觀上的這些情況,都使得親歐政策受到挫折。因此這次胡錦濤就準備到美國去搞親善訪問,極力的想把這訪問檔次,提到國是訪問,因為以前美國是不給這樣一個級別的,所以他們就申請了。
記者:但是現在美國還是沒有鬆口,堅持認為這只是一次訪問,這很有意思。而前後比如說馬英九的待遇也不錯,然後接著小泉要去就有國是訪問的待遇。
金鐘:所以現在中美之間,實際上也是在那裡較勁,互相有些權謀的運用嘛。所以中國有人說這次的人權問題,趙巖在撤銷他的起訴又不放人,是跟胡錦濤訪美這個事有關係。
記者:繼續在討價還價。
金鐘:是。
記者:剛剛提到江澤民在下台之前召開了會議了?
金鐘:就下台之前。你剛剛講,因為他們很封閉嘛,被壓制的又很厲害,這消息岀不來,所以我們最近才知道這個事情。他跟高層內部作的一個報告,也講過這些事,作為一個分析。
記者:這次我覺得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是,現在的人大副委員長王兆國,提出了新的思想基本原則。
金鐘:這個事情你知道,大陸在政治封閉的情況下,言論自由缺乏的情況下,新聞自由沒有的情況下,政治笑話一直是經久不衰,連毛那個時代都有的。這成了中國社會政治生活的一種習慣了、一種慣性了。
這個所謂新思想原則,當然也並不一定是真的像老鄭那個思想原則那麼嚴肅的一個政策,可能還是來自於民間。但是問題是,你一個政治局委員、人大副委員長,你公然把這個東西拿到高層的會議上面去引用,這也說明了他們說法,還能反應了中國的一些政策、方針的變化。
這思想就是說,「在地球上就不要去惹大自然;在國際上就不要去惹美利堅;在中國不要惹共產黨;在家裡就不要惹老婆。」
記者:可能是民間的趣談,但不無針對性和概括性。
金鐘:然後反射到高層的言論中間。
(據由自由亞洲電台錄音整理)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