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8日訊】(大紀元記者田清編譯) 在經濟發展中的幾十年中,雖然有錢人變得更富有的事實眾所皆知,中階層勞工的財富累積卻呈現停滯。
金融時報6日評論文章指出,中層勞工的工資沒有上漲是主要原因;例如,在美國,中產階級和15年前相比幾乎沒有差別。雖然房地產價值上漲,這項資產很難計入正常收入。在美國和英國的中產家庭負債,歐洲中產階級也沒有變得更有錢。
對中產階級這一塊社會階層而言,不景氣就是不穩定。最近十年,中產勞工的工作有了新的特質;尖端性和全球性,這類工作風險特別明顯,例如金融服務、媒體和高科技。他們佔了美國就業市場的20%和英國就業的15%。
新的全球性經濟重新組合勞工經驗和工作時間。勞工多年的忠心服務和累積的經驗所獲得的報酬並不像傳統公司那樣好。尖端企業需要工作更長時間的年輕勞工;工作的定義是短期計劃而不是長期發展。在媒體業,中階員工可以預期越來越多6個月甚至3個月的合約,如果還有合約的話。在整個新全球性經濟中,企業隨著全球市場的情勢轉變而快速改變企業的重心和角色。
30年前,工廠破產會危及藍領工人;今天,不確定的退休金和健康保險都成為中產階級的麻煩。上一代,移轉到低工資國家的工作都是一般性的人工工作;今天,電腦程式設計和建築工程卻可以移轉到印度、中國和巴西。
不穩定也許可以是機會?不過如果你盡忠職守卻不夠傑出,如果你有小孩或是房屋貸款,如果你擔心老年困苦的話,不穩定並不等同於機會。
更重要的是,短期的、精簡的高科技公司成為全球企業的性象徵。企業可以用科技取代中階勞工,出口科技工作到低工資國家,或只是雇用像年輕人,沒有負擔的、有緊迫感的員工來提高公司形象。
很多研究著重在員工花在工作的時間變長﹔歐洲冠軍英國的勞工每天花11個小時在工作和通勤。一個重大發現是:不論男性和女性都擔心讓家人失望。這個曾經困擾藍領勞工的問題現在移轉到中產階級。藍領勞工有強力的工會可以依靠。白領的工會軟弱甚至在新經濟中不存在。他們知道雇主似乎偏愛國內新手或國外老手。
評論文章作者是桑內特(Richard Sennett),他著有《新資本主義文化》(The Culture of the New Capitalism)一書。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