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用最簡單的字句來形容馬祖豐富的自然資源,「小而美」及「多樣而珍貴」,就是最佳的寫照。若要用色彩來標記馬祖自然資源的種類,黃、藍、綠無疑是最鮮明的顏色:黃色的花崗岩地景、藍色的海洋生態,及綠色的植物景觀,都是馬祖的寶藏。
以花崗岩為「內涵」的馬祖列島,經過數百萬年的風化,被大自然的力量雕塑成一幅又一幅的地質美景。岬灣互現的海岸,嶙峋陡峭的岩壁,還有海蝕溝、海蝕洞及海拱門,如鬼斧神工之作,令人嘆為觀止。後人更賦以想像力,以形命名,如「老鼠沙」、「和尚看經」、「擂鼓石」等,增添許多趣味。
馬祖大、小數十個島嶼在閩江口外南北綿延54海浬,海岸線總長約90公里,海底廣大平坦,福建第一大河閩江,為此海域帶來大量的營養鹽及有機物,提供各種海洋生物生長繁殖,再加上冷、暖流在此交匯,成為迴游性魚類的必經之地,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使馬祖海域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大海就像馬祖人的冰箱,魚蝦蟹貝成為「靠海吃海」馬祖人的主要糧食,更成為海島的重要經濟命脈之一,黃魚、蝦皮曾是「出口大宗」,帶動了漁村的繁榮和生活的改善。雖然近年因海洋資源的枯竭,漁撈的盛況早已不復見,但仍是釣客心中的「海釣聖地」。
白沙港外聚集的漁船 |
每年夏季如期報到的燕鷗,無疑是馬祖最閃亮的「動物明星」。馬祖列島位在東亞候鳥遷移的中繼站,海域豐富的食物是海鳥繁衍後代的保障。在無人島礁上,燕鷗們展開了傳宗接代的重責大任,炙熱的天氣是最嚴酷的考驗,但牠們也如馬祖人一樣,憑著堅毅的個性克服萬難,為生存而奮鬥。
1999年馬祖8座無人小島成立野生動物保護區,是鳳頭燕鷗、紅燕鷗、白眉燕鷗、蒼燕鷗及黑尾鷗等,不受干擾的繁殖棲地。而有「神話之鳥」之稱的黑嘴端鳳頭燕鷗的發現,更使馬祖成為世界的焦點。獨特的鳥類資源,使馬祖有不可替代的珍貴性。
位在大陸華南、台灣及日本之間的馬祖,承接了三地的植物物種,並呈現前兩地的低海拔植物特色,但又因長期的地理阻隔,而形成馬祖獨特的植物生態。台灣本地沒有的華南狗娃花、紅花石蒜、薤白及圓蓋陰實蕨等,來自大陸及日本;疑似特有種的馬祖石蒜、馬祖黃檀及馬祖卷柏,也是台灣領土上的「唯一」。
受微環境的影響,馬祖每一島嶼都呈現多樣的植物生態。不論是沙灘地、濱海坡地或海崖峭壁上,每種植物都有特殊的生存本領,以抵抗強風、鹽霧、日照及乾旱。其中,以茂密的海崖植物景觀最為壯觀,四季燦爛的花海最引人注目。
——摘自野人出版社《聽看馬祖》@(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