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4日訊】(美國之音記者:雨田2006年3月4日華盛頓報導)日本經濟的復甦將促使該國中央銀行改變其長期執行的極為寬鬆的貨幣政策,這將可能在全球金融市場掀起波瀾。市場關注的焦點在於日本央行將怎樣結束現行的政策,結束之後的政策走向又該如何。
*央行五年前推出寬鬆貨幣政策*
隨著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日本連續第四年實現經濟增長,日本中央銀行-日本銀行看來決意結束其執行五年之久的異常寬鬆的貨幣政策。
在重振日本岌岌可危的國民經濟一再以失敗告終、對抗通貨緊縮惡性循環屢遭挫敗後,日本央行於2001年推出了前所未有的寬鬆貨幣政策。為降低借貸成本,日本央行將其短期利率目標降至零的水平,並在過去七年中一直維持這一水平。五年前,央行又開始向日本金融系統注入大量資金,開始推行所謂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這一政策使得27萬億日元、相當於2千3百億美元的資金保持在銀行系統。
*央行受經濟數據鼓舞*
日本銀行總裁福井俊彥上星期表示,結束這項政策的條件已日漸成熟,他希望在條件滿足時立即結束現行的超寬鬆貨幣政策。
日本央行近來不斷受到經濟數據上升的鼓舞。去年11月和12月的核心消費者價格指數比一年前分別上升了0.1%,這是近八年來第一次連續兩個月出現上升;2005年日本的工業產出達到200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2005年的失業率減少到4.4%,是連續第三年下降;2005年日本東京股票交易所的平均股票價格上升了40%;去年全年日本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達到5.5%。
*分析:問題是應如何做出政策改變*
美國智囊機構對外關係委員會的地緣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道格拉斯.霍爾茲-埃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贊成日本央行決意要採取的行動。
他說:“我認為日本央行下一步要結束現行的的貨幣政策是正確的,央行在對抗通貨緊縮的努力上很成功,不再需要一直保持超寬鬆的政策。問題是應該如何做出政策改變,以使市場繼續保持信心。”
日本政府與央行為掌握貨幣政策決斷權持續多年進行明爭暗鬥。早些時候,日本政府還敦促央行在結束超寬貨幣政策的問題上保持謹慎。但就在這個星期一,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表示,日本何時結束抗通縮政策將全權由央行決定。
*分析:時機至關重要*
無論對日本還是全球市場,寬鬆貨幣政策結束的時機至關重要,因為過早將可能扼殺經濟復甦,過遲則可能引發通貨膨脹。
對外關係委員會的資深經濟學家霍爾茲-埃金對記者說:“正確的時機是,在改變這項政策之前對此進行討論時應該確定一種目標預期,這樣市場參與者不至於感到政策的轉變出人意料,我想日本銀行很清楚這一點。下一個問題是看是否達到兩個條件:看日本是否已經完全擺脫了通貨緊縮以及是否真正實現了經濟擴張。我想對於這兩個條件,如果說日本還沒有完全達到的話,也是非常接近了。”
很多經濟專家預期日本央行將在4月底以前結束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日本輿論認為,目前市場的關注焦點在於結束之後的政策走向該當如何。分析人士預計這一政策的調整首先會從回籠金融體系數十萬億日元的富余資金入手,而最終則是開始上調長期以來幾近於零的利率。
日本央行官方上星期表態說,在結束量化寬鬆政策後將依然把利率維持在極低的水平,一段時間後再將利率調整至符合經濟和物價景況的水準,但最終會逐步朝正統的貨幣政策和中性利率水平邁進。很多經濟學家最近表示,日本央行可能會在今年年底之前加息,把向私人銀行提供的隔業信貸利率提升到0.25%,目前的水平是0.001%到0.002%。
*華爾街日報:影響全球金融市場*
日本銀行的政策轉向不僅僅對日本經濟有影響。華爾街日報日前指出,這一政策的調整將可能在全球金融市場上掀起軒然大波。由於日本的超低利率水平和超寬貨幣政策使日本投資者紛紛將資金投向世界各地的債券、貨幣和其他高收益資產。
華爾街日報認為,如果日本的利率上升,日本的資金可能開始回撤,外國投資者也可能開始投資於更廣泛的日本資產,這意味著美國和其它國家的利率水平將會上升,而這一結果將給全球股市產生破壞性影響,其中自然也包括去年表現上佳的日本股票市場。接下來將會是日元的走強,而實際上日元走強的號角已經吹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