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教育系統如何資助學生?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3月31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莉雅2006年3月30日華盛頓報導) 中國20多年的經濟改革大大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但是中國民眾的就醫和子女就學等基本生活條件在有些方面反倒不如以前。在為學生提供財政資助保障就學方面,美國有哪些做法值得中國借鑒呢?

*多種獎助學金+貸款*

美國的大學生除了從聯邦政府獲得援助資金外,也能從各州政府獲得資助,其中大部份是助學金。

馬里蘭的州立大學馬里蘭大學學生財政資助辦公室的主任鮑德爾女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了該州給學生提供的一些資助項目。

她說:“對於馬里蘭州來說,我們有教育援助助學金、保障入學助學金以及州參議員和眾議員設立的獎學金。”

根據馬里蘭州高等教育委員會提供的信息,該州還設有其它多種形式的助學金和獎學金以及貸款,例如專門為護士專業設立的助學金以及生活在領養家庭的本州學生免學費的項目等。

另外,各個大學也有自己的資助項目,特別是那些獨立的私立大學。除此以外,學生也可以申請由企業、機構和私人基金會設立的基金和貸款。

*四面八方有錢來*

馬里蘭大學的鮑德爾女士說,他們在決定一個學生的支付能力時,主要看家庭收入、財產、父母年齡、家中有幾個孩子在上大學以及家庭總人口這幾方面的因素。對於一個完全支付不起教育費用的學生來說,他所得到的資助會有多少呢?

鮑德爾女士說:“他可以得到4050美元的佩爾獎學金,800美元的州立教育機會獎學金,1800美元的珀金斯聯邦貸款。如果是剛入學的新生,還可以得到2625美元的斯塔福德(Stafford)貸款。另外,學校也會給需要的學生提供3200美元的助學金。”

她還表示,大學一般還有某種形式的分期付款計劃。

*私立大學基金扶貧*

位於紐約市的哥倫比亞大學是美國八所長春籐盟校之一,是著名的私立大學。該學校本科學院的助理院長程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與公立大學的資金主要來自聯邦和州政府的撥款所不同的是,私立大學主要靠學校自己的籌款以及投資收益所建立起來的基金。

程星說:“所謂的endowment基金,除了學校日常運作需要外,它每年要拿出很大一部份作為grant(助學金)給學生。這樣的話,它就保證除了有錢人的孩子上得起,沒錢人的孩子,如果他考得上的話,也能上得起。”

*程星:哥大從中國招的本科生不需學費*

在哥大工程學院等兩所本科學院負責學生事務的助理院長程星表示,哈佛和耶魯大學最近還實行了新政策,即家庭收入低於一定水平的學生一旦被錄取就可以免學費。哥大每年從中國直接招收的本科生也不需要交任何學費。

*程星:中國政府要發揮主要作用*

程星認為,美國的這個體系中國一下子要學還學不起來,因為它是經過多年來不斷的發展、補充和修改才形成的。他說,中國的大學在開始收學費之後,富家子弟和平民子弟之間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因此在給貧困學生提供助學金方面,政府要發揮主要作用。

程星說:“我覺得,第一步應該從政府做起。如果政府不能設立一些像美國的佩爾基金或是州政府的那些助學金,一天不設立這個,就一天不能創造社會的公正。”

程星也注意到,中國政府選擇性的給一些重點大學投入了大量的教育資金,以期建立起世界一流大學。但是他認為,這種把資金投入到學校而不是學生手上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為學校往往並沒有把資金用在學生身上,而是用來改善教師待遇等。他希望中國能夠學習美國聯邦政府把資金用在學生身上來間接資助這所大學的做法,考慮出台一些政策,讓更多的學生上得起大學。

*馬德澤倫:幾乎人人能上大學*

美國教育部負責預測以及政策分析的官員馬德澤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表示,這種幾乎人人都能上大學的體制正是美國高等教育的獨特之處。

他說:“使得美國高等教育獨特的不僅是地方分權,而且是每一個學生不管接受了甚麼樣的小學和初高中教育,都有機會上大學。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你一定可以上哈佛、普林斯頓或是耶魯這樣的大學,但是你肯定可以上社區大學。我們這裡有這樣一種概念,即幾乎人人可以上大學。”

馬德澤倫說,能夠讓所有美國人都能上大學的就是美國這種給學生提供資助的體系。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李家同:關心功課不好的孩子
李家同:教學生「投降」的菁英,教育部又有請了
李家同:老師主導教育,拿回神聖權利
李家同:別用升學主義評價英語基本字彙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