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生活,對我這個嘴比較的讒的南方人來說,最大的遺憾莫過於不能經常吃到夜宵,有特別是那些富有南方風味的夜宵,所以,老想著在家的時候的夜宵的美味,白日想,晚上做夢的時候都想。
夜宵,在南方,無論大城,還是小鎮,都是夜生活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也不論是春夏秋冬,還是颳風下雨,都很紅火的。又特別是在夏日,滿天的星星的夜晚,街道上,夜宵攤上,那可謂是盛況空前:一串串的車,一群群的人,燈火通明的一片,直讓人眼花繚亂。這樣的夜晚,和親人,或是朋友,或是同學,或是情人,出去閒逛,逛累了,隨便到個夜宵攤上吃夜宵,那是很高興很美的事。
自己家鄉的縣城,雖是小鎮,夜宵的景象也是讓人感歎其規模的。不大城鎮,就一條主幹的大街,在天氣好的夏夜裡,擺夜宵攤的少說也有五六十家。夜宵如此紅火,一來是人們吃完晚飯了,喜歡出來閒逛,逛得累了餓了,也就到夜宵攤前一坐了;還有的是年輕人喜歡在這樣出來過夜生活,朋友聚會或是生日之類的;還有就是夜宵的供應品種豐富,美味。
像我們那的夜宵,喝的有啤酒、米酒、茶水,還有本地的特產——油茶;作菜的有酸辣炒米粉、酸辣面、炒米粑、蘿蔔粑、螺絲粉和南瓜餅等等,應有盡有。讓你不知怎麼叫好,不過一般老闆會向你推薦他的店的特色或是拿手菜。這是我們那做生日的道道,老闆和服務員一般都是很殷情周到的,也不欺負外地人,說白了,好客是我們那的民風習俗。
現在想來,最讓自己難忘的是那段讀高中,又特別是復讀的日子。高中時,同學大多身上沒幾個錢,出去吃夜宵是比較少的,一般都是好朋友過生日了,大家才出去撮一頓夜宵。到了高三,家裡給的錢稍微多了些,在滿足了基本的生活必需之後,便經常出去吃夜宵了。
又特別是在自己復讀的那一年,同是一群暫時的天涯淪落人,吃夜宵則成了我們的夜晚常行,不多久,很多夜宵店的老闆都和我們混得很熟。生日、聚會,或是高興的時候,或是煩悶的時候,幾個好點的,就出去吃夜宵,聊天和解悶。那段日子很讓人懷念,雖然平淡,但現在想來總讓人感到一種平平淡淡中的溫心。
記得當時和自己很要好的阿斌,是初中就認識了的同學,又同是復讀生,在一個班,兩人的緣分。於是,經常的,兩個人高興了,或是其中的那個有些因為學習上的感情上的事,就出去吃夜宵,互相解悶啊。那是一些需要幫助和互相安慰的日子,是兩個受了點傷的男孩間的兄弟般義氣的日子。復讀以後,第二次高考,兩個人都考上了比較好的大學,現在想起那個經常出去吃夜宵的事情,和阿斌談起,兩個人都是很為懷念。
我也就說:「回去,記住啊,要到我們熟悉的那家夜宵店去好好吃幾頓啊。還有記住帶點你自家釀的紅薯酒,好想你家的那種酒了。」還記得有一次吃夜宵是最有意思的。那次是因為兩個人身上都沒有錢的故事。阿斌那傢伙,都是復讀生了,還念念不忘自己已經考上大學了的女友,剛開學沒兩個月,在大學的女朋友和他分手了,便是一整天的沮喪。到了晚上,我看不過去了,就叫他到外面去轉轉,順便吃夜宵。
那知那天是週末,兩個人的錢都不多了,湊起來也就四塊錢,但最終還是僅就著著四塊錢去了。當然也沒點什麼菜了,只要了兩小碗酸辣田螺和兩大碗油茶,也就那樣算是吃夜宵聊天了。四塊錢,兩小碗田螺,就算是過了個解悶的夜晚。
回想起這些,更讓我在北方的大城市裡想家裡那美味的夜宵,再加上我這人本身又嘴讒得,沒辦法,那是自小就養成了的習慣,常常想著想著就流口水。也可能是因為來北方了還沒有幾年,還沒有習慣這裡的生活習慣,更加是不習慣北方這裡的風沙,難耐的日子。不過這樣也好,能讓人學會習慣各種各樣的生活習慣,人情風俗;也讓自己在承受生活、學習和工作的同時,思想上忘卻了,便想起我的那些親人、兄弟和朋友在一起的歲月;嘴上沒味了,便想起我的美味的夜宵,就算是畫餅解讒嘛,也其樂無窮。
【中國食療網】(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