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22日訊】(亞洲時報 Siddharth Srivastava撰文) 經濟改革為印度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消費者正感受「顧客就是上帝」的禮遇。雖說人人都享受改革成果的日子還沒有到來,但對不少人來講,這一天已在面前。
現時,幾個發展態勢良好的經濟板塊正推動著印度的消費需求,包括信息產業、商業、業務流程外包服務及紡織業等領域。在去年1月1日取消全球紡織品出口配額後,紡織業取得長足發展。服務業是印度的經濟支柱,在GDP中的比重已超過50%。不過,基礎設施(特別是道路、電力、港口和機場)嚴重不足正日益成為製造業發展的主要障礙。即便如此,受國際需求增長及國內購買力增強的影響,製造業最近仍創造出11.4%年增幅的驕人成績。
經濟發展迅速,最終受益的是消費者。隨著收入水平提高,耐用消費品銷售出現大幅增長。5年前售價1,500美元的臺式電腦,如今還不到250美元;為讓更多國人接觸到最新的電腦技術,印度HCL科技公司去年還推出了一款10,000盧比(250美元)的電腦。筆記本電腦的價格一年內下跌超過300美元;與之相隨的是不斷提高的質量,因為消費者變得非常挑剔。康柏(Compaq)和宏基(Acer)的廉價筆記本電腦不但延長了保修期,還提供雙硬碟空間,更贈送如光碟刻錄機、DVD光碟機等外部設施。
至於手機,一部幾年前還需250美元的手機如今僅售50美元,而且功能更強,技術更新,連接更穩定。這都是如諾基亞、三星、LG,還有新來的中國波導(Bird)和法國薩基姆(Sagem)在內的多個手機廠商參與市場競爭的結果。
2002 年,印度已開始實施手機單向收費;在此之前,撥打方和接聽方都需付費。多年前被禁止的長途和國際長途電話服務,日前已變得非常普遍。Bharti公司(印度最大的移動通信運營商)的最新廣告片更是瞄準了如司機、理髮師、侍者等的大眾消費者,為他們提供月繳費不到5美元的手機通話服務。
另外,隨著Bharti、Tata、Reliance等大型私營電信企業的出現,固定電話的安裝費用直線下降。國營電信公司也千方百計地為提高服務質量而努力。在以前,安裝電話需多次懇求當事官員和安裝人員;現在好了,反倒是電信公司經常致電回訪用戶詢問服務意見。
比起幾年前,空調、微波爐、洗衣機和電視機之類的商品價格更跌了一半。5年前,LG1.5匹手動空調標價超過700美元,如今全自動的、還可遙控的空調只需400美元,還會得到100美元的節日禮包、100美元的購物券,或者是免費的電暖水壺、暖水瓶。
印度的耐用消費品市場有40億美元的規模,而快速消費品市場則達到了100億美元。通常,十月到十二月期間是市場的銷售旺季,因為十、十一月分別是印度傳統的光明節和杜爾加神祭典,而十二月就到了耶誕節。所以,這段時間是商家們最開心、最繁忙的時候。
據估計,廠商們為2004年大大小小的促銷活動投入了超過1億美元的資金,比上年翻一番。LG電子在產品推廣上耗資2,000萬,而上年只有1,200萬美元。它的競爭對手三星在節日季節的促銷預算從1,000萬增長到2,000萬美元。包括HDFC、ICICI、GE Countrywide、Bank of Baroda和Dena Bank在內的不少銀行紛紛推出了「節日輕鬆還款」計畫,進一步刺激消費。HDFC向顧客承諾:在累積一定的消費額度後,信用卡用戶還可獲得鑽飾和節日禮盒。有的銀行則為低收入消費者提供低息貸款計畫。
消費者享受到的實惠越來越多,不一而足。轎車就是另一個例子。印度銷量最大的汽車製造商塔塔(Tata)宣佈將在一兩年後推出一款不到2,500美元的轎車;最大的汽車製造商Maruti將大幅降低入門級轎車的價格,而南韓現代(Hyundai)去年宣佈為其售價9,000美元的Xing轎車提供1,250美元的折扣。當然,參與汽車市場競爭的還有福特(Ford)、通用(General Motor)和菲亞特(Fiat)。買車獲贈大量禮品、積分獎勵和免費保險、保養服務已是平常事。
幾年前,印度只有一家航空公司—國營印度航空(Indian Airlines),其服務和準點率差強人意。目前國內航空業可謂競爭激烈,有印度噴射航空公司(Jet Airway)與薩哈拉航空(Air Sahara)合併後的薩哈拉-噴射航空公司(Sahara-Jet Airways)、香料航空(SpiceJet)、德幹(Air Deccan)、Indigo、帕拉蒙(Paramount)、翠鳥(Kingfisher)。價格大戰使得航空公司的機票廉價到幾乎免費,當然是先到先得。廉價機票並不是航空公司拋出的用以促進機票銷售的噱頭,而是提供給消費者的實實在在的優惠。
譬如,從德裡到孟買的機票通常為150美元,但有些人卻能5美元(僅是一張機票的稅)買到。國內任何兩地的空中飛行,德幹航空讓乘客20美元就可以實現;這讓從前足不出戶的中產階層家庭也實現了前往諸如戈阿(Goa)和喀拉拉(Kelala)等旅遊勝地的夢想。自私人航空公司獲准提供國際航班服務後,國際機票也便宜很多。機票價格甚至比火車的豪華臥鋪便宜,看來還會吸引更多乘客。
在高速路建設領域向私人開放後,遍及印度的收費公路貫通了具國際標準的交通大動脈。這大大推動了國內旅遊業的發展。新德里已制定出詳細計畫,打算在5年內將來印的外國遊客數目從每年的370萬提高至1,500萬。
印度人喜歡在外就餐,飲食行業的競爭甚至招來了漢堡、冰淇淋和比薩薄餅(Pizza)的加入。在那邊廂,麥當勞業務異常火爆,雞腿堡只需50美分,而冰淇淋15美分;如此價格,逼得銷售漢堡、比薩薄餅和印度食品的本土連鎖店Nirula也不得不再三降價。
看來,印度的消費者已經被低價浪潮「寵壞」了;但有人對此說法不以為然,並稱全球的零售業巨頭如沃爾瑪(Wal-Mart)正準備敲開印度的大門, 印度的「低價派對」的音樂才剛剛響起,好戲才在後頭。(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