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大國崛起與文明崛起

人氣 2

【大紀元12月28日訊】《新紀元周刊》2006年12月11日第一期試刊號在其鋒筆天下欄目發表署名臧山的重點評論文章「大國崛起與文明崛起」,指出前不久中國熱播的系列電視片《大國崛起》,希望借由對國家和政權,而不是對整體文明的考察,找到中國「富國強兵」的道路,因而缺漏了人權、民主、法制以及宗教信仰的社會作用和功能,只能看到軍事、外交、政府、科技等等人類活動的表層結構。全文轉載如下:

坊間的熱門話題之一,是前不久中國熱播的系列電視片《大國崛起》。據說要從歐美八國和日本的崛起,看出起落興衰的跡象,以供中國人參考。然而粗略看來,這部談古論今的大片,最少有一個重要缺陷:
  
多大算是大國?多高才稱得上崛起?
  
翻開人類歷史,一個國家或者一個民族的崛起,首屈一指者應該算在蒙古頭上。鐵木真從一個小部落開始,一代人之間,大軍橫掃歐亞大陸,佔據了當時已知世界的一大半,而為其後代統治世界確立了數百年的根基。《大國崛起》未談蒙古。
  
其次或可論後金汗國。這個侷促在中國東北一角的落後部落,三代君王之後迅速崛起建立滿清王朝,不但佔領了當時中國全境,且由蒙古而西藏,東面海上抵住了歐洲海權國家的進逼,西面頂住了沙俄哥薩克的擴張,控制領域達到一千三百萬平方公里。
  
再次,還有奧斯曼帝國、阿拉伯帝國,等等等等,該電視片都沒有論及。若論對今天的影響,葡萄牙、荷蘭有什麼大的影響力?若說至今仍存,則蘇聯亦已土崩瓦解。
  
著名歷史學家湯恩比,在他的巨著《歷史研究》中,並不把單獨國家的崛起列為研究單位。在他看來,崛起是一種人類精神的爆發過程,是一種文明以某種內在和外顯的方式佔據了世界的舞台。
  
傳說,《大國崛起》是京城學者為中共高層講解各國崛起過程而後出現的產物。從該劇的遣詞用句,大致可以肯定和中宣部沒有什麼關聯,授權應該確實來自中宣部之上。由此也可以看出,北京對於大國崛起的認定,是西方文明的崛起,而不是共產主義的甚至不是東方文明的崛起,更不是國家和政權的崛起。
  
然而,該劇卻希望借由對國家和政權,而不是對整體文明的考察,找到中國「富國強兵」的道路,因此就難免缺漏了人權、民主、法制以及宗教信仰的社會作用和功能,只能看到軍事、外交、政府、科技等等人類活動的表層結構了。
  
其次,《大國崛起》的熱播,也凸顯了中國經濟發展之後所面臨的另一種窘境,即中國人急需某種意識形態的認同,以替代已經全面瓦解的官方意識形態。民族主義和國家主義,在這裡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對集體的認知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取代個人的精神焦慮。弗羅姆在《逃避自由》中對此有深刻的分析,當社會急速變化,破壞了原有的社會結構體系,個人願意放棄某種程度的自由換取安全,因此有專制主義的冒升。
  
幸而中國仍有很多人對這一點有清醒的認識。在中國的互聯網論壇上,對文化、文明和價值觀崛起冷靜的討論,逐漸取代了對政權和國家機器崛起熱烈的幻想。而實際上,只有民族精神層面的首先崛起,才可能有國家的崛起,這一點,卻可能是中國人走向世界舞台的一大難題。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熱點互動】也談《大國崛起》(四)
孫文廣:要顛覆歷史觀和教科書?——再看大國崛起
陳破空 : 《大國崛起》的玄機
許青安:妓女與大國崛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